[发明专利]使用移动终端的POS终端和POS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1625.9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金镇观;郭荣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毕索龙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南毅宁;陈潇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移动 终端 pos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请求2012年3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2-0033384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整体,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而合并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移动终端的销售点(POS)终端和POS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POS终端和POS系统,通过所述POS终端和POS系统,建立POS系统所花费的成本被降低,并且销售信息的订单、支付和管理能够被实施而不考虑地点,由此使用户便利最大化,以及POS终端的一般功能,如条形码扫描、短距离通信(NFC)、签字等,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被执行,以供给在任何销售环境中的最优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一般地,销售点(POS)系统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被安置在诸如大型仓储性商店、超市、或便利商店等零售商的结账台,以记录产品销售的结果。这种系统处理销售点处涉及产品的销售的数据。POS系统还通常被称为“POS信息管理系统”。
POS系统是记录关于在销售点即刻销售的产品的信息的系统,以用来中心地管理销售信息。POS系统是总销售管理系统,在其中在商店中供给的需求-处理系统和经营者的主计算机互相电性连接,以在销售点处实时地结合、综合和评估信息,由此加强应对消费者的能力。
具体地,POS系统读取附着在产品上的条形码、OCR标签(即针对光学字符识别(OCR)设备的价格标签)等,使用扫描器来自动地计算价格,同时收集并输入关于产品的全部信息。这种系统在零售产业使储存能够自动操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零售产业包括百货商店、银行、大型书店等。由于各种销售信息可能够被系统地管理,库存可以有利地保持适当的量。以这种方式收集的POS数据使其有可能掌握新产品和销售钩的销售趋势、热项目和死项目的趋势,其中死相目还没有被卖出、仿制和竞争项目的销售趋势,基于顾客人口统计学特征来分析,基于时间来分析,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展示的状态、在大众媒体中的广告影响等,以使针对制造、销售和广告的计划能够被建立。
但是,由于相关技术的POS系统被连接到计算机来使用,所以其只能在固定位置被使用,但是不容易移动或携带。因为这样的问题,近来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DA)的支付系统被供给。
相当大的费用被花费在建立POS系统上,并且连续不断地带来管理费用,从而增加了操作和维护的成本。由于POS系统是庞大和笨重的,其很难携带,以及因此必须装备在固定位置来使用。也就是,POS系统具有被限制在特定地点使用的问题。
因此,小型商店或在店外实施业务或销售的人不能使用一般的POS系统,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以,由于其较昂贵,POS系统的安装是个负担,以及POS系统没有准备好适应用户的移动环境。因此,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需求。
近来,移动终端,例如平板个人电脑(PC)和智能手机等的使用已经被最大化,并且它们的性能也增长到如固定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等的性能水平。此外,新移动终端与现有产品相比越来越便宜,并供给了用户能够方便地在移动时使用的环境。因此,对于这样的优点的最好的使用和克服传统POS系统缺陷的新POS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有持续的需要。
引用列表:
韩国注册实用新型No.0369021(2004年11月20日)
韩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7-0014380(2007年2月1日)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只为加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并不应将其作为这些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道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各方面的目的在于降低用于建立销售点(POS)系统而花费的成本,并使销售信息的订单、支付和管理被实施而不考虑地点,由此使用户便利最大化。
目的还在于能够实施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的POS终端的一般功能,如条形码扫描、短距离通信(NFC)、签字等被执行,以供给在任意销售环境中的最优解决方案。
目的还在于能够使管理者在店周围移动时接受订单,并且当他/她移动时或从商店之外的其他地方方便地实施销售历史管理,并且使用插接站实施有效的电力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毕索龙,未经株式会社毕索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