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及防盗固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515.2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郝胜利;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丁建春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讯设备 防盗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设备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及防盗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讯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由于移动通讯设备的种类繁多,商家在销售时通常需要展示样机使消费者能够良好体验,以便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购买。特别是对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由于其功能复杂,客户更需要在购买前体验样机,因此,购机前对用户展示智能机性能在智能机销售中尤为重要。
由于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体积往往较小,因此常常成为被盗目标。为了防止样机遗失,商家在展示样机时都会通过安全锁将样机固定。现有技术中,安全锁与移动通讯设备的固定方式单一,主要通过胶带粘合固定,采取这样的固定方式对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防盗固定效果不佳,且当样机从安全锁上取下时,样机上难免会留下残胶,影响美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及防盗固定系统,以便能更有效地对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防盗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及防盗固定系统,以便能够对移动通讯设备起到较佳地固定并达到防盗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挂孔,挂孔包括内腔和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内腔连接,用于将内腔与外界连通,内腔埋设于壳体内,用于容置从第一连通孔中插入的安全锁。
其中,挂孔包括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间隔设置,并与内腔连接,用于将内腔与外界连通。
其中,内腔为圆柱形,第一连通孔与内腔的圆形切面垂直连接。
其中,第一连通孔为长方体形。
其中,内腔的深度大于安全锁的深度,安全锁的长度大于第一连通孔的宽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盗固定系统,包括安全锁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安全锁包括锁头、支撑腿及活动腿,支撑腿固定于锁头,活动腿活动连接支撑腿,以使活动腿相对于支撑腿转动,锁头用于与外界相固定。内腔用于容置从第一连通孔中插入的活动腿,第一连通孔用于容置支撑腿。
其中,支撑腿和活动腿对应于第一连通孔均为长方体形。
其中,内腔的深度大于活动腿的深度,活动腿的长度大于第一连通孔的宽度。
其中,防盗固定系统具有开启状态和锁固状态,支撑腿容置于第一连通孔中,活动腿相对于支撑腿转动至与支撑腿平行时,对应开启状态;活动腿相对于支撑腿转动至与支撑腿呈一定角度相交时,对应锁固状态。
其中,锁固状态为活动腿与支撑腿垂直相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设备及防盗固定系统通过在移动通讯设备上设置具有连通孔和内腔的挂孔并配合安全锁来将移动通讯设备与外界物体固定,从而对移动通讯设备起到防盗的作用,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盗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防盗固定系统开启状态时I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防盗固定系统锁固状态时I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通讯设备包括壳体100,壳体100设有挂孔110,挂孔110可以作为外界的安全锁(未标示)的锁孔,使安全锁锁固在挂孔110内。挂孔110包括内腔111和第一连通孔112。
其中,内腔111埋设于壳体100内。第一连通孔112与内腔111连接,并使第一连通孔112与内腔111形成一个通道,从而将内腔111与外界连通。安全锁可以插入第一连通孔112并到达内腔111中,内腔111与第一连通孔112则可以容置从第一连通孔112中插入的安全锁。
挂孔110还包括第二连通孔113。第二连通孔113与内腔111连接,并使第二连通孔113与内腔111形成另一个通道,从而将内腔111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孔113与第一连通孔112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底钻头及旋挖钻机
- 下一篇:路面反射裂缝焊接料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