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非接触型混合IC 卡、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1502.5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混合 ic 通信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10146457.2,申请日为2009年6月5日,发明名称为″接触/非接触型混合IC卡、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非接触型混合IC卡、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具有内置线圈天线和IC芯片的非接触型IC卡的服务在日常使用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当在主机装置的读写器的上方简单地持有非接触型IC卡时,即使非接触型IC卡保持在钱包、IC卡套等内部,非接触型IC卡也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因此非常方便。因此,例如,将使用这种非接触型IC卡的IC卡系统应用于诸如电子货币系统、运输检票口系统以及用于出入或注册的安全系统的各种服务。
除上述非接触型IC卡之外,另一种类型的IC卡为具有接触端的接触型IC卡。此外,为了减少用户携带的IC卡的数量,正在开发结合接触型IC卡和非接触型IC卡功能的混合IC卡。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0-322544号、日本专利第3838901号和日本专利第3528899号中公开了这种混合IC卡。混合IC卡在一个芯片上具有接触接口和非接触接口并包括用于切换来自其各个接口的信号和电源的开关电路。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0-322544号中公开的混合IC卡通常执行非接触通信,并且一旦检测到将电源电压提供给接触端,就切换开关电路以仅允许进行接触通信。反之,在日本专利第3838901号中公开的混合IC卡在检测到由非接触接口生成足够的射频(RF)电源时,将接触通信功能立即切换成为非接触通信功能。此外,在日本专利第3528899号中公开的混合IC卡通过结合接触和非接触接口来实现接触通信功能和非接触通信功能之间的切换。
如上所述,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0-322544号、日本专利第3838901号和日本专利第3528899号中公开的混合IC卡通过检测来自接触端的电源或来自外部磁场的天线中的电动势的存在与否、或者通过进一步包括外部时钟信号来在接触通信功能和非接触通信功能之间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最近,当使用IC卡服务功能时,为了提高IC卡的安全性,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输入个人识别号(PIN)信息、生物信息等。在通常情况下,当使用卡时,用户将这种个人识别信息输入至附接于非接触型读写器的输入装置。
然而,不能保证包括输入装置的非接触型读写器在安全性方面为真正可靠的装置。例如,不能否认恶意的人窃取和泄漏输入至非接触型读写器的用户个人识别信息的可能性。具体地,在使用生物认证的安全系统中,用户将作为不可改变的个人信息的生物信息输入至安装在商店、ATM等中的输入装置,但是不能保证输入装置是可靠的。如果将生物信息输入至不可靠的输入装置,然后泄漏该信息,则会出现需要永久否定生物信息的问题。
据此,如果可以利用混合IC卡的接触通信功能将个人识别信息从安全装置输入IC卡,则在确保非接触通信功能的安全性的同时,可以保证输入的个人识别信息的安全性。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0-322544号、日本专利第3838901号和日本专利第3528899号中公开的混合IC卡不论在卡中的处理器的过去处理状态如何,在接触通信功能和非接触通信功能之间完全进行切换。例如,在经由接触通信激活IC卡的内部状态之后,不保持激活状态,而是在随后的非接触通信中进行复位,并且通过新设置的状态来执行非接触通信。以这种方式,在根据相关技术的混合卡中,接触通信功能和非接触通信功能彼此独立,并且不保持通过接触通信功能所获得的信息并且没有将该信息用于非接触通信功能。因此,例如,不能实现以下接触通信功能和非接触通信功能的结合:通过经由接触通信将个人识别信息输入卡来解锁在卡内锁定的服务功能,然后经由非接触通信使用该服务功能。
根据以上所述,期望提供新的和改进的接触/非接触型混合IC卡、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其能够防止使用非接触通信功能时输入的个人识别信息的窃取和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变压器骨架
- 下一篇:一种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