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1348.1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成;郑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针刺 | ||
1.一种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的一端上部的动力传动机构(2)、通过主轴轴承座(33)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上并且一端与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的主轴(3)、通过副轴轴承座(43)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上的并且与主轴(3)并行的副轴(4)和用于将主轴(3)的另一端与副轴(4)实施传动连接的副轴过渡传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轴过渡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第二皮带轮(51、52)、过渡皮带轮(53)、张紧皮带轮(54)和传动皮带(55),第一皮带轮(51)固定在所述主轴(3)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部,第二皮带轮(52)固定在所述副轴(4)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皮带轮(51)相对应,过渡皮带轮(53)和张紧皮带轮(54)枢轴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传动皮带(55)套置在第一、第二皮带轮(51、52)、过渡皮带轮(53)和张紧皮带轮(54)上,其中:过渡皮带轮(53)、张紧皮带轮(54)和第一皮带轮(51)三者彼此形成三角形的位置关系;所述的过渡皮带轮(53)通过过渡皮带轮轴(531)转动地设置在过渡皮带轮轴座(532)上,而过渡皮带轮轴座(532)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所述的张紧皮带轮(54)通过张紧皮带轮轴(541)转动地设置在张紧皮带轮轴座(542)上,而张紧皮带轮轴座(542)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机架(1)上设置有一张紧皮带轮轴座调节装置(11),该张紧皮带轮轴座调节装置(11)与所述张紧皮带轮轴座(542)连接;在所述的张紧皮带轮轴座(54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开设有一对调整螺钉槽(5421),在对应于各调整螺钉槽(5421)的位置配设有一调整螺钉(5422),调整螺钉(5422)与所述的机架(1)固定;所述的张紧皮带轮轴座调节装置(11)包括螺杆螺母(111)、螺杆座(112)和螺杆(113),螺杆螺母(111)固定在所述张紧皮带轮轴座(542)上,螺杆座(11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与螺杆螺母(111)相对应,螺杆(113)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螺母(111)相配合,而另一端与所述的螺杆座(11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轴(3)由至少一个第一主轴轴体节段(31)和至少一个与第一主轴轴体节段(31)的直径相同的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2)构成,第一、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1、3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1、32)彼此连接为一体的主轴轴体节段连接机构(6),所述的副轴(4)由至少一个第一副轴轴体节段(41)和至少一个与第一副轴轴体节段(41)的直径相等的第二副轴轴体节段(42)构成,第一、第二副轴轴体节段(41、4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副轴轴体节段(41、42)彼此连接为一体的副轴轴体节段连接机构(7)、该副轴轴体节段连接机构(7)的结构与所述的主轴轴体节段连接机构(6)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主轴轴体节段(31)朝向所述的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2)的一端构成有一突起于第一主轴轴体节段(31)的表面的第一定位键(311),而在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2)朝向第一主轴轴体节段(31)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定位键(311)的位置构成有一同样突起于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2)的表面的第二定位键(321),并且当第一、第二主轴轴体节段(31、32)的端面彼此接合时,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键(311、321)的端面相互接合,其中:第一、第二定位键(311、32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的主轴轴体节段连接机构(6)共同地与第一定位键(311)和第二定位键(321)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3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