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取暖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50971.5 | 申请日: | 201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谭成波;刘智勤;袁新南;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利用远红外加热管作为热源的远红外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远红外取暖设备,虽然加热迅速及穿透力强,但热量不易扩散;这就导致远红外取暖设备无法达到提高整个房间温度的效果,同时,可燃物品靠近现有的远红外取暖设备太久极易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促使热量扩散的远红外取暖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包括壳体、一根以上的远红外加热管、风机、反射罩及金属网罩,其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管安装在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安装在壳体内,所述金属网罩安装在壳体的出风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气流转向部件及导风部件,其中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气流转向部件的入口配合连通,所述气流转向部件的出口与导风部件的入口配合连通,在所述导风部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风口及气流导向叶,所述出风口与远红外加热管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气流导向部件的出口面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其出口面的面积小于入口面的面积。
所述导风部件为下大上小的塔式结构或下小上大的倒塔式结构。
所述导风部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反射罩的高度。
所述导风部件的入口面的形状与气流导向部件的出口面的形状相同。
所述气流导向叶设于出风口的顶边或底边。
所述气流导向叶与远红外加热管的夹角在-10°到10°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由于采用了远红外加热管,主动性地带走了辐射到反射罩上的热量和远红外加热管周围的热空气,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取暖器前方聚热集而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取暖器前方出热均匀,不会出现前方过热现象,使人体感觉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远红外取暖器,包括壳体1、一根以上的远红外加热管2、风机3、反射罩6及金属网罩7,其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管2安装在反射罩6内,所述反射罩6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金属网罩7安装在壳体1的出风口处,在金属网罩7上设有提手8;本发明的特点是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底部气流转向部件4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导风部件5,其中所述风机3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风机3的出口与气流转向部件4的入口配合连通,所述气流转向部件4的出口与导风部件5的入口配合连通,所述导风部件5为下大上小的塔式结构,导风部件5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风口9及气流导向叶10,所述出风口9与远红外加热管2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有二根远红外加热管2,有十二个出风口9,所有出风口9排成二列及六行,二列的位置与二根远红外加热管2分别对应,这样可以有效的将红外加热管2所产生热量均匀带走出来,使壳体1的出风口处的热量均匀,不会出现聚热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导向部件4的出口面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其出口面的面积小于入口面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件5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反射罩6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件5的入口面的形状与气流导向部件4的出口面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导向叶10设于出风口9的顶边或底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导向叶10与远红外加热管2的夹角在-10°到10°之间,最佳夹角为0°。
工作时,远红外加热管2开始加热,风机3将具有一定速度的气体送入气流转向部件4,气流转向部件4将气体聚集后送入导风部件5,之后气体均匀地从导风部件5的每个出风口9流出,流出的气体在气流导向叶10的作用下方向改变为与远红外加热管2垂直从而均匀的带走远红外加热管2所产生的热量,避免了聚热现象的产生。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导风部件5为下小上大的倒塔式结构,导风部件5的气流导向叶10设于出风口9的底边,风机3及气流转向部件4安装在壳体1的上部,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就不再重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流横置缝隙式冷凝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安装用工具式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