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便携接火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0710.3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明;王晓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215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便携 接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火盆,涉及焊接加工辅助用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焊施工中使用的折叠式便携接火盆。
背景技术
接火盆又称接火斗,用白铁皮做成盒子状,里面放岩棉加水,大小由施焊面而定,常规的接火器具是用0.5厚以上的镀锌铁板制成150mm高宽度和长度不小于400mm的方斗即可,并在里面铺设防溅的防火岩棉。在焊接施工中,接火盆是放置在电焊作业点下方,用于承接焊接溅落的火花,避免焊花溅落引燃下方可燃物发生火灾。由于目前接火盆大多是用厚铁板等金属材质制作而成,并在里面铺设防溅的防火岩棉,有体积大、重量重的特点。根据焊接节点的尺寸不同,需准备不同尺寸规格的接火盆。
因为接火盆自身的重量和规格,使得施工人员在搬运过程中非常耗时耗力:如果同时作业区域多,需要搬运很多厚实的接火盆;如果作业节点面积大,需要搬运很大的接火盆,这都给施工作业者带来了不便。放置接火盆需要一个平面空间,但通常施工环境是不确定性的,当无此平面空间或平面空间不足以放置接火盆时,就须要人工提盆,这对施工作业者的人身安全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高空焊接作业来说,如果接火盆从高空坠落,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综上,如何对接火盆进行改进,使其更方便、安全的使用,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缩的折叠式便携接火盆,以解决现有接火盆笨重不易携带,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便携接火盆,用于焊接作业的防火,由防火面料和骨架结构构成,所述的骨架结构为折叠收拢骨架组成,所述的防火面料的尺寸和形状与张开的折叠收拢骨架形状相对应,通过悬挂装置挂于电焊作业点下方,其中,折叠收拢骨架由手柄、折叠支架和收缩按钮组成。因重量轻、可收折,方便携带;另外,本发明通过悬挂装置挂于电焊作业点下方,因重量轻,在接火盆放置空间不够或悬挂处不足时,也可用手握持张开的折叠支架。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防火面料的形状为三边形至八边形之一,如: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或圆形,可选现有折叠支架,从而确定防火面料的尺寸和形状。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为了防止本发明悬挂不牢固,所述悬挂装置由悬挂钩和用于与折叠收拢骨架连接的挂链组成,具有双保险的作用,通过调节挂链的长短,将本发明接火盆置于电焊作业点的下方,有效防止焊接中溅落的火花引燃下方可燃物发生火灾。
所述的悬挂钩为耐火聚合物挂钩或金属挂钩。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折叠支架可以是单折收缩、自动单折收缩、双折收缩或自动双折收缩中的任意一种,对双折收缩的支架结构,在收折支点和端头及手柄上均设有挂链扣或挂链钩,方便选择使用规格。
所述的防火面料为防火苫布、防火布、阻燃帆布或陶瓷纤维防火涂层布等。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重量轻;(2)易携带;(3)使用方便;(4)经济实用;(5)特别适用于高空焊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防火面料; 2——悬挂钩; 3——挂钩;
4——挂链; 5——手柄; 6、6’——支架;
71——按钮; 72——自动按钮; 8、8’——骨架;
9、9’——环形扣; 10——连接绳; 1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至少有以下几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单折便携式接火盆,由防火面料1和骨架结构构成,所述的骨架结构由可折叠收拢的骨架8组成,防火面料1的尺寸和形状与张开的折叠收拢骨架8形状相对应,通过悬挂装置挂于电焊作业点下方,其中:
可折叠收拢的骨架8由手柄5、可折叠的支架6和用于收缩的按钮71组成。
所述悬挂装置由悬挂钩2和用于与可折叠收拢的骨架8连接的较粗的挂链4和/或连接绳10组成。本实施例手柄为骨架8的主杆,连接较粗的挂链4,支架6与防火面料1的连接部连接较细的连接绳10,主发明的连接绳10为防火耐热材料制成。
在所述防火面料1角落上设有环形扣9、连接绳10和挂钩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螺栓头杆接合部车床强化工装
- 下一篇:液密拉链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