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反射时移识别表层速度异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0614.9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立;宁宏晓;章多荣;冯发全;翟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周慧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反射 识别 表层 速度 异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一种利用反射时移识别表层速度异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勘探中,勘探人员发现气区的所有地震剖面都具有“低频、低幅、时间下拉”的现象,该特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了天然气勘探,钻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先后发现了很多大型气田。但随着勘探的深入,按照这个特点确定的油气钻探井出现了很多失利,使得一些油气勘探陷入困境。为此地质工作者和地球物理工作者对该区域的地震异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地震剖面上的异常不仅仅和地下含气有关,也和近地表速度异常有关。但如何识别、消除近地表结构造成的地震异常,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表层速度异常一般指表层低速异常,地下含气后速度变低,地震响应也会产生异常。近年来,为了有效识别表层速度异常,很多天然气勘探区域开展了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在表层调查和静校正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对表层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表层速度引起的地震异常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认识勘探区范围内的真假含气异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效的识别表层速度异常,需要一定密度和精度的表层控制点,导致在表层调查实施中投入高、效率低,不可避免的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微测井调查成本更高,也严重影响野外施工效率。一些地区表层结构十分复杂,也难以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识别表层速度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利用反射时移识别表层速度异常的方法。
本发明具体方法如下:
1)在工区进行地震勘探取得数据,选择异常区同一侧的单炮;
所述的单炮排列应包含异常区范围,单炮的数量为3-5炮。
2)对所选单炮进行动校正处理消除偏移距对反射波旅行时间的影响,生成动校后的单炮炮集,并分别在炮集上拾取单层的反射时间;
3)将不同单炮的反射时间分别按检波点顺序排列和共反射点顺序排列,并绘制所选单炮的反射时间曲线;
所述的反射时间曲线在Excel表中绘制。
所述的反射时间曲线是纵坐标为反射时间,横坐标为检波点桩号以及纵坐标为反射时间,横坐标为共反射点桩号两种。
4)根据绘制所选单炮的反射时间曲线确定表层速度异常和含气异常区。
所述的确定表层速度异常和含气异常区是:
在横坐标为检波点桩号的曲线图中,反射时间曲线的异常时移是对齐的,而在横坐标为共反射点桩号的曲线图中反射时间的异常时移位置是分散的,确定为表层速度异常;
在横坐标为检波点桩号的曲线图中,反射时间曲线的异常时移是分散的,而在横坐标为共反射点桩号的曲线图中反射时间的异常时移位置是对齐的,确定为含气异常。
本发明可以直接区分出存在的表层速度异常,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表层调查工作来识别,节约了野外勘探施工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通过对表层速度异常的识别,为真假含气异常的判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表层速度异常反射时移响应原理图:
图2含气异常反射时移响应示意图;
图3表层速度异常反射时移响应特征示意图,3a表层速度异常检波点域反射时移响应特征示意图;3b为表层速度异常CMP(共反射点)域反射时移响应特征示意图;
图4利用反射时移识别表层速度异常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地震波反射信息对近地表速度异常的响应特征,研究识别表层速度异常的方法。
图1展示了沿测线从几个激发点到接收点的射线路径。该测线有一个表层低速异常区域。为简化起见,射线路径以直线表示,因此没有包括风化层和高速层之间界面处的折射效应。在消除炮检距影响后(正常时差或动校正校正后),由于低速的异常,从激发点S1到接收点R4的旅行时间大于到R3的旅行时间。在激发点S3,也观测到了接收点R4和R3处接收到的地震波之间存在明显的较大的时移。对于其它的激发点,结果也一样,总是在固定的几个接收点之间(速度异常区)观测到反射时移。这就是说,在检波点域里面(按检波点顺序排列),反射时移是对齐的。从CMP(共反射点)域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激发点S1,CMP(共反射点)1开始出现反射时移;对于激发点S3,CMP(共反射点)2开始出现反射时移。考察不同的炮点,CMP(共反射点)出现反射时移异常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CMP(共反射点)域里(CMP(共反射点)顺序排列),反射时移是分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射式分光光栅及干涉光刻系统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冲击性综合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