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4-硝基二苯胺加氢的催化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0469.4 申请日: 201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418414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刘仲能;江兴华;孙云飞;李则俊;朱瑾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1J27/185 分类号: B01J27/185;B01J27/138;B01J23/83;C07C211/55;C07C209/36
代理公司: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沈原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硝基 苯胺 加氢 催化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4-硝基二苯胺加氢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4-硝基二苯胺加氢的加氢产物4-氨基二苯胺,又名对-氨基二苯胺、RT 培司,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胺类橡胶防老剂 4010NA、4020、688等,也可用于橡胶助剂、染料、纺织、印刷及制药工业等。合成4-氨基二苯胺的方法有很多,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4种,即苯胺法、二苯胺法、甲酰苯胺法和硝基苯法。不论哪种方法,都需经历其中间产物4-(亚)硝基二苯胺的加氢还原。 

国外加氢催化剂多选用铂系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组分一般选择贵金属,如铂、钯、铑等,对原料纯度要求比较高,其质量分数为0.1%-10%,一般选择为5%,催化剂载体的材料有焦炭、石墨、炭黑、活性炭、SiO2、A12O3、TiO2、沸石以及硅藻土等, 最好选用活性炭和含硅、铝的载体。国内在催化剂替代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成功用镍催化剂代替了贵金属催化剂。

中国专利CN101691332A公开了一种催化加氢制备4-氨基二苯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两段加氢反应流程,即先后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和骨架镍或非晶态镍催化剂,使以对硝基苯和苯胺为原料的缩合液(包含4-亚硝基二苯胺、4-硝基二苯胺和偶氮苯、氧化偶氮苯等)进行加氢反应,据称转化率达100% 。且能实现加氢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但该方法仍是釜式加氢,需增加催化剂的分离系统。

中国专利CN1470498A公开了一种连续氢化以硝基苯和苯胺为原料反应所得的缩合液制备4-氨基二苯胺的方法,选用复合粉末状催化剂和溶剂,采用催化剂和氢气循环,溶剂循环套用新工艺,使氢化反应在高浓度、低温度、低压力条件下连续进行,据称产品收率高,投资少、成本低。该方法同样为釜式加氢,需增加催化剂的分离系统。

固定床连续加氢仅见有国内南京工业大学报道,采用质量分数为20%Ni/C催化剂代替国外所采用的贵金属铂、钯等催化剂,采用固定床代替间歇高压釜操作,反应条件为2.0 MPa,100℃,固定床停留时间2 h,4-硝基二苯胺转化率大于99%,4-氨基二苯胺的收率大于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4-硝基二苯胺间歇加氢工艺原料转化率低,产物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4-硝基二苯胺加氢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实现4-硝基二苯胺的连续加氢,原料转化率高,产物收率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4-硝基二苯胺加氢的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a)10.0~30.0%的金属镍或其氧化物;

(b)0.01~10.0%的选自稀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

(c)0.01~5.0%的选自元素周期表中ⅠA或Ⅱ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

(d)0~15.0%的选自硅、磷、硼或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

(e)0~10.0%的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V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

(f)0~5.0%的选自钴或银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

(g)30.0~80%的氧化铝载体;

其中,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00~180米2/克,总孔容为0.5~1.2毫升/克。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金属镍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15.0~30.0%;选自稀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1~5.0%;选自元素周期表中ⅠA或Ⅱ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2~1.0%;选自硅、磷、硼或氟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5~10.0%;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V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1~5.0%。选自稀土中的元素优选方案为选自镧或铈中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ⅠA的元素优选方案为钾;选自元素周期表中ⅡA的元素优选方案为选自钙、镁或钡中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VB的元素优选方案为选自钛或锆中至少一种。选自钴或银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001~1.0%;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20~180米2/克,总孔容为0.6~1.2毫升/克。优选为比表面积120~160米2/克,总孔容0.8~1.1毫升/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