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戊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0439.3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宣东;王仰东;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6/04;B01J2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戊烯 歧化制 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戊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歧化作用是一种烯烃的转化过程。通过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中C=C双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从而获得新的烯烃产物。如可用下式表示烯烃歧化作用:
利用戊烯的歧化作用,可将相对过剩的、附加值较低的C5烯烃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丙烯产品,而烯烃歧化催化剂是实现该工艺的关键。
US5898091和 US6166279报道了C4、C5烯烃处理。其中烯烃歧化制丙烯过程中,所采用的催化剂为Re2O7/Al2O3,反应器为移动床。
US5300718报道了丁烯-2与乙烯发生歧化反应制丙烯的工艺,使用的催化剂为MgO和WO3/SiO2混合床。
CN9721426报道了一种丙烯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为丁烯,通过复分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生产丙烯。其中2-戊烯与乙烯在复分解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丙烯和1-丁烯。
以上文献中的方法在用于戊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时,均存在丙烯选择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丙烯选择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戊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戊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时,具有丙烯选择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戊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以戊烯和乙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压力以绝压计为0~1MPa,重量空速为1~20小时-1条件下,原料通过催化剂床层生成丙烯,其中所用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 0份氧化铼;
b) 99份Al2O3载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温度的优选方案为30~100℃,更优选方案40~80℃;反应压力优选方案为0.2~0.8MPa,更优选方案为0.4~0.6MPa;液相空速优选方案为2~15小时-1,更优选方案为4~8小时-1;氧化铼重量份数的优选方案为2~25份,更优选方案为4~20份;乙烯和戊烯的摩尔比的优选方案为1~6:1,更优选方案为2~4:1。
本发明催化剂可采用浸渍、化学吸附、化学沉积、离子交换、物理混合等方法制备,本发明中铼源可为高铼酸或铼酸盐,较好的铼源为高铼酸铵,优选方案为含铼源的水溶液浸渍在载体上,具体方案为将含铼源的水溶液和载体放入搅拌机中,并加入铝溶胶和田菁粉,搅拌捏合使之负载均匀后放入挤条机中,挤条成一定形状后干燥、在空气气氛下焙烧后制得成品,焙烧的温度为500~700℃,焙烧时间为2~8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戊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本发明实施例为戊烯烯歧化生成丙烯。反应条件如下: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压力以绝压计为0~1MPa,戊烯的质量空速为1~20小时-1。
本发明通过采用戊烯和乙烯为原料,通过选择氧化铼作为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歧化活性,选择合适的活性组分负载量及反应条件,能有效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压力以绝压计为0~1MPa,戊烯的质量空速为1~20小时-1条件下,将催化剂与戊烯接触反应,其丙烯选择性达62%,相比提高10%,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千克γ- Al2O3和10克田菁粉加入搅拌机中搅拌45分钟,捏合均匀后加入400克铝溶胶和36克高铼酸铵,同时加入1千克的去离子水,捏合、挤条、干燥、以后在550℃下焙烧4小时,催化剂成品,氧化铼的含量4%。催化剂的评价在烯烃歧化评价装置上进行,原料为戊烯和乙烯,反应是在温度为80℃,压力为0.5MPa,戊烯的重量空速为4小时-1的条件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记为SL-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