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薯皮渣生物发酵饲料辅料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9863.6 | 申请日: | 201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仲;林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福仲;林报源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生物 发酵饲料 辅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薯皮渣生物发酵饲料辅料的加工方法。适合于将红薯皮、红薯渣和红薯藤加工成生物发酵饲料辅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薯皮、红薯渣和红薯藤除了少量直接喂猪,往往被丢弃。由于这些下脚料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和抗营养因子,直接饲喂易造成畜禽腹胀、腹泻,营养成分无法吸收利用;更由于含有红薯酮、红薯酮醇等有毒有害成分,易造成畜禽中毒,甚至死亡。丢弃后则会造成环境污染。
罗明等人曾于2010年7月19日提出《红薯皮渣的生物保鲜贮藏法》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234372,公开号101933564A。其内容是把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作为微生物发酵剂对新鲜的红薯皮渣进行发酵,以期达到红薯皮渣的保鲜贮藏。该申请所用发酵剂仅含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两种功能微生物,难以脱除果胶、抗营养因子和红薯酮、红薯酮醇等有毒有害成分。
罗福仲曾于2012年2月24日提出《红薯皮渣生物发酵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220077593.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红薯皮渣生物发酵饲料辅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加入多种功能微生物、果胶酶、纤维酶、腐殖酸盐和有机螯合促酵物质组成的多功能发酵剂加工生物发酵饲料辅料,使红薯皮、红薯渣和红薯藤完全符合生物发酵饲料辅料要求,符合国家废物利用的产业政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促进饲料业的发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红薯下脚料洗净、破碎,脱除多余水分,再与一定比例的其它能量饲料和/或蛋白饲料混合,加入多功能发酵剂后搅拌均匀,在15~35℃室温下密封厌氧发酵1~7天。完成发酵即可直接饲喂畜禽,也可以烘干后用于生产全价饲料。
本发明由于功能微生物同时含有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还含有果胶酶、纤维酶、腐植酸盐和有机螯合促酵物质,益生菌菌落形成单位数≥5亿cfu/g,能最大限度地脱除果胶、抗营养因子和红薯酮、红薯酮醇等有毒有害成分,解决畜禽腹胀腹泻难题,优势有益菌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一方面,果胶、粗纤维等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单糖、寡糖等小分子物质,并产生大量的菌体蛋白、有机酸、维生素、生物酶、氨基酸及其他多种未知生长因子,大大提高红薯下脚料的营养水平和消化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配方,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红薯皮渣→洗净→破碎→压榨→加入麦麸和多功能发酵剂→混合均匀→密封发酵→烘干→成品
上述成品经检验,即成为合格的红薯皮渣生物发酵饲料辅料。
采用上述方法加工的红薯皮渣生物发酵饲料辅料可直接饲喂畜禽,也可提供给饲料厂用于生产全价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福仲;林报源,未经罗福仲;林报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电平防爆变频器
- 下一篇:有源下调电源设备和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