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9759.7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茗;崔琛琛;张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氧化铁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纳米材料、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生物领域的一种水溶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铁纳米晶粒经表面修饰后成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并可进一步联接特定蛋白或酶或抗体而具有靶向功能。修饰后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可应用于体内(in vivo)和体外(in vitro)生物医学研究,如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肿瘤检测、磁热治疗,靶向药物载体等。
氧化铁纳米晶粒的湿化学制备方法主要有共沉淀、微乳液、超声空化和高温热分解等方法。低温化学方法制备的氧化铁同样存在结晶度不高、饱和磁化强度低、尺寸和形貌控制不佳、表面活性剂杂质难以去除等缺点。高温溶剂中热分解可以制备尺寸小,粒径分布窄,结晶度高的氧化铁纳米晶粒,但由于多用油酸、油胺或长烷基链溶剂作稳定剂和表面修饰,使其表面呈憎水性,只能分散在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溶剂(如氯仿、庚烷)中而无法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将0.5~1克乙酰丙酮铁和0.6~1.2克修饰剂溶于25~35克有机溶剂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装入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进干燥箱加热升温至120~240℃保温0.5~48小时后冷却;将反应溶液在5000~15000转/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单分散颗粒状氧化铁纳米粒子,平均粒度为5~50纳米;
所述修饰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亚胺;
所述有机溶剂为聚乙二醇或三甘醇。
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具有单分散性和水溶性,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样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中标尺为40nm。
图2为本发明是实施例2样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中标尺为30nm。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样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中标尺为40nm。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样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中标尺为80n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0.7克乙酰丙酮铁和1克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30克聚乙二醇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装入50毫升容量的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进干燥箱加热升温至150℃保温10小时后冷却;将反应溶液在10000转/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单分散颗粒状氧化铁纳米粒子,平均粒度为10纳米,见图1。
实施例2:
(1)将0.7克乙酰丙酮铁和0.8克聚乙烯亚胺溶解于30克聚乙二醇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装入50毫升容量的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进干燥箱加热升温至180℃保温12小时后冷却;将反应溶液在10000转/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单分散颗粒状氧化铁纳米粒子,平均粒度为12纳米,见图2。
实施例3:
(1)将0.7克乙酰丙酮铁和0.8克聚乙烯亚胺溶解于30克三甘醇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装入50毫升容量的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进干燥箱加热升温至180℃保温8小时后冷却;将反应溶液在10000转/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单分散颗粒状氧化铁纳米粒子,平均粒度为8纳米,见图3。
实施例4:
(1)将0.7克乙酰丙酮铁和1克聚乙烯亚胺溶解于30克三甘醇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装入50毫升容量的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进干燥箱加热升温至220℃保温15小时后冷却;将反应溶液在10000转/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单分散颗粒状氧化铁纳米粒子,平均粒度为10纳米,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亚锡固载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包含辐射源和发光材料的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