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间可用度的飞机射频设备间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625.5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林;傅成彬;王宝泉;刘焱;胡蓉;卫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B6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间 用度 飞机 射频 设备 电磁 兼容性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兼容设计领域,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飞机设计过程中,采用时间可用度对飞机平台中射频设备间电磁兼容性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军标GJB 72A-2002《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术语》中对电磁兼容性的定义为:“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飞机平台中包含通信、导航、识别和任务系统,在其狭小的空间中装配大量的射频设备。各射频设备通过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工作,导致飞机平台中电磁环境复杂,射频设备间存在相互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平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突出。在全机电磁兼容性设计中,也需要考虑飞机平台中其它非射频的电气、电子设备,但由于这部分设备不是主要辐射电磁波的干扰源和接收电磁波的敏感源,因此飞机平台中射频设备间电磁兼容性问题亟需研究。
为了改善飞机平台中射频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能,使大功率的发射机和高灵敏度的接收机能在平台有限的空间中相互兼容,需要在飞机的设计阶段对全机射频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进行预测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整改。《电磁兼容性工程设计手册》下册,主编陈穷,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在P913~P1006中介绍了用于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的分级筛选原理,即通过幅度筛选、频率筛选、详细分析和性能预测四部分得到预测结果。以往的射频设备间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主要从各设备辐射和接收信号的幅度和频谱两个方面进行,而未能充分考虑时间因素,致使部分飞机只能在定型阶段添加闭锁信号,通过关闭设备来避免其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给飞机平台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对飞机一次完整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各个互扰射频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进行分析,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可用度的飞机射频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二叉树防碰撞算法的工作时隙分配方法,计算出各个互扰射频设备的时间可用度;然后应用时间可用度来评价飞机一次完整模拟飞行分析过程中,各个互扰射频设备是否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时间可用度的飞机射频设备间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其包括有下列处理步骤:
第一步:设置时间可用度关联参数
所述时间可用度关联参数包括有优先级矩阵请求工作时隙数Nask(Sn)、正常工作时隙数Nwork(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