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选择性激光和温控炉实现二次烧结制备人工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546.4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帅词俊;彭淑平;刘景琳;胡焕隆;高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A61L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选择性 激光 温控 实现 二次 烧结 制备 人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材料的先进快速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纳米生物陶瓷粉末为原料,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获得具有复杂几何外形和贯穿互联微孔的初始坯体完成第一次烧结、利用温控炉使其低温致密化实现第二次烧结而制备高韧性纳米生物陶瓷人工骨的二次烧结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骨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硬组织,在保护体内器官、为肌肉提供附着、产生血液细胞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交通、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因外伤、疾病导致的骨折、骨缺损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据民政部门报告,我国现有骨缺损患者超过1500万,每年新增近300万,全球人工骨市场2009年总销售额估计在250亿~260亿美元,并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骨移植成为仅次于输血的第二大移植手术,研制恢复、维持或改进人体骨功能的替代物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人工骨是通过先成型生物材料的支架,然后在上面复合细胞、促进并指导新的骨细胞形成的方式,来实现骨组织器官的人工制造。目前,通常采用的骨修复方法是自体移植、异体移植与异种移植,人工骨与以上骨移植相比有如下优点:(1)供量不受限制;(2)可形成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模拟骨组织的自然生长过程,从而对病损部位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3)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良好,骨传导能力强。生物陶瓷因具有无毒、耐腐蚀、弹性模量与人体组织相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优点成为最有潜力的人工骨材料,但由于脆性大、韧性低,导致它的使用可靠性和抗破坏能力差。纳米陶瓷结构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因晶粒的细化使晶界数量大大增加,有助于晶粒间的滑移,使纳米陶瓷在受力时表现出独特的超塑性。因而,致密的纳米生物陶瓷人工骨因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机械性能而成为合适的骨修复材料。
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化快速层叠制造技术,能根据所设计人工骨模型将陶瓷粉末材料直接成型为具有复杂外形和可控互联孔隙结构的纳米人工骨毛坯。达到与缺损骨组织形态大小完全吻合的要求,宏观上完全贯通并可控的孔隙结构,可为细胞提供与天然骨相似的微环境,利于引导新骨的再生。另一方面,由于晶粒长大是一个首先由晶粒的接触颈长大开始,当颈部区形成晶界,且宽度长大到相当于小晶粒的尺寸时,晶界将较为迅速地扫过小晶粒,两个晶粒便形成一个晶粒的过程,因此可通过控制烧结时间来抑制晶粒的生长。激光具有能量集中,方向性好而且能量、辐射时间和聚焦光斑可调的特点,利用激光烧结纳米陶瓷时,粉末受热区域小、烧结时间极短,能达到骤热骤冷的效果,使纳米颗粒失去生长空间,从而实现对纳米晶粒长大的控制,选择性激光烧结可制备晶粒尺寸保持在纳米尺度的人工骨毛坯。但由于激光成型过程中烧结时间很短,使得材料烧结不充分,致密度低,机械性能不高。
由于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原子严重配位不足,在利用纳米材料制备人工骨过程中晶粒仍要保持在纳米尺度十分困难,二次烧结是一种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而制备高致密度纳米陶瓷的新方法。传统二次烧结方法为将坯体快速升温到较高烧结温度进行短时间烧结达到一定的密度后(第一次烧结),再降低烧结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在保温阶段晶界迁移受到抑制,晶界扩散得以维持,晶粒的生长受到控制,而致密化过程仍得以进行直至陶瓷完全致密化(第二次烧结)。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组织工程中陶瓷人工骨材料所存在的不能兼顾人工骨三维几何结构和机械性能的问题,发明一种快速成型方法用以制备宏观结构与缺损组织几乎完全吻合、内部孔隙完全贯通并且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有显著提高的三维纳米生物陶瓷人工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纳米生物陶瓷粉末为原料,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获得具有复杂几何外形和贯穿互联微孔的初始坯体完成第一次烧结、利用温控炉使其低温致密化实现第二次烧结而制备高韧性纳米生物陶瓷人工骨的二次烧结成型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1)通过CT医学图像得到人工骨缺损部位几何模型,在CAD软件中进行布尔运算控制人工骨内部孔隙结构,并进行切片处理以STL格式输出修复体几何模型;
(2)利用选择性激光完成第一次烧结:选择性激光快速成形系统根据STL文件信息逐层扫描生物陶瓷粉末,层层叠加成型激光烧结的三维纳米陶瓷人工骨毛坯;
(3)利用温控炉完成第二次烧结:将激光烧结毛坯放入温控炉中在较低烧结温度下进行长时间保温得到完全致密的人工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