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频测量的抖振风洞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8777.3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征宇;黄叙辉;王水亮;赵涛;余立;黄诗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频 测量 风洞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视频测量的飞行器风洞模型抖振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抖振是分离气流中随机脉动压力激励引起的飞行器结构强迫振动。飞行器发生抖振现象将增加飞行器结构的应力,降低其结构的疲劳寿命;降低飞行器的性能(阻力增加,升力下降);影响武器系统的瞄准、跟踪和射击;影响机载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及乘员的舒适。严重的抖振会使飞行员失去操纵能力,危及飞行及驾驶员的安全,所以,飞行器设计都把抖振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予以考虑。飞行器的抖振特性包括抖振边界、抖振深入特性及抖振载荷。
抖振边界表示超过此边界飞行器即会产生振动。对于民航机,其巡航飞行状态都是在抖振边界以下并留有一定裕度,对于军用战斗机因要求有很高的机动能力,可超越抖振边界飞行,因而必须测量抖振深入特性和抖振载荷:抖振载荷是指飞行器结构对分离气流脉动压力激励的响应,是结构振动强度的定量描述。
风洞试验中测量抖振边界的方法有翼根弯矩法、翼尖加速度计法、后缘压力发散法、脉动压力法、脉动速度法以及定常空气动力曲线判别法等多种,而抖振载荷测量有两种方法:一是测量模型上的脉动压力分布;另一种采用翼根处应变片测翼根弯矩。
现有抖振试验多采用加速度计、脉动压力传感器、应变计等传统接触式传感器,需要在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模型上平齐嵌装传统接触式传感器,并开孔布线,给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带来困难,尤其是在2米量级高速风洞中,试验模型的机翼、尾翼平齐嵌装应变计与十多个脉动压力传感器、并开孔布线测量抖振边界与载荷困难,即使平齐嵌装也会降低机翼、尾翼的刚度与强度,导致试验数据的精准度差,而双垂尾布局的抖振一直是先进战机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测量的抖振风洞试验方法,通过在飞行器风洞模型的机身上粘印标记点,测量其迎角;马赫数保持常值,改变迎角,若迎角的视频测量数据中的脉动频率与幅度发生突变,突变点所对应的迎角,就确定为抖振起始迎角,所对应的飞行器的配平升力系数就是抖振起始升力系数;抖振发生后,通过在飞行器风洞模型的翼上粘印的标记点,测量其位移与加速度;利用载荷识别的频域法得到翼的抖振载荷,实现抖振载荷的非接触测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视频测量的抖振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飞行器风洞模型的机身表面粘印或绘制至少4个高对比度标记点,用于测量试验模型的迎角;在风洞模型的翼上粘印或绘制20个以上的高对比度标记点;
(2)测量和计算风洞模型的机身表面和翼上的高对比度标记点三维坐标:
在风洞试验段上壁安装两台摄像机,用于测量风洞模型水平翼上的高对比度标记点三维坐标;在风洞试验段侧壁安装四台摄像机,其中:两台用于测量风洞模型机身上的高对比度标记点三维坐标,另外两台用于测量风洞模型垂直翼上的高对比度标记点三维坐标;
标记点三维坐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共线方程描述了相机、模型上粘印待测点及其像点三者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相机像平面中心, 为相机焦距,分别为相机在地面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 为相机姿态角所组成的旋转矩阵R 中9 个方向余弦,()与分别为模型上粘印待测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地面坐标系下的坐标;在风洞洞体上布置6个以上的已知标记点,在风洞试验中洞体振动环境下,将已知标记点三维坐标和像平面坐标代入共线方程,即可求解风洞试验段上壁和侧壁摄像机的位置与姿态参数和;对同一时刻两台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图像,利用解得的和风洞试验模型上的标记点的像平面坐标,代入共线方程求解该时刻风洞试验模型上的标记点的三维坐标;
(3)计算风洞模型的迎角:
将模型的旋转中心设为风洞坐标系的原点,风洞模型机身上粘印的标记点为,当模型迎角、侧滑角和滚转角都为零时,在平面XOZ、XOY和YOZ上的投影分别为、和;风洞试验进行到第时刻时,P在平面XOZ、XOY和YOZ上的投影分别为、和,则第时刻模型迎角的计算方法如下:
(4)马赫数保持常值,改变迎角,若迎角的视频测量数据中的脉动频率与幅度发生突变,突变点所对应的迎角,就确定为抖振起始迎角;
(5)抖振发生后,根据摄像机采集频率和翼表面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得到标记点的位移与加速度数据,从而计算出翼的抖振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仁锅巴片
- 下一篇:一种镁基微晶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