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铸锭隐形帽口及其保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8279.9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召祥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锭 隐形 及其 保温 方法 | ||
1.一种模铸锭帽口,包括隔热层(1)和保护层(2),其特征是,隔热层(1)直接涂刷或喷涂在铸膜内壁,涂刷到厚度10~25mm,隔热层(1)的外面涂刷有保护层(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其特征是,隔热层分为等厚段L1和过渡段L2,等厚段L1在过渡段L2的上方;等厚段L1的厚度相同,其剖面为矩形;过渡段L2从上至下厚度变小,又称变厚段,其剖面为三角形,过渡段L2的最大厚度与等厚段L1的厚度相同,最小厚度为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其特征是,隔热等厚段高度L1为200-1000mm;隔热过渡段高度L2为100-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其特征是,所述模铸锭帽口还包括加热盖(3);加热盖(3)位于铸膜上沿,起加热、保温和隔离空气作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其特征是,加热盖(3)为可控加热盖。优选的,所述加热盖(3)为电加热保护盖,起保温、加热作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层(1)起耐高温隔热作用;厚度为12~20mm;
所述的保护层(2)是耐高温、耐冲刷、不粘材料,保护隔热层不受侵蚀,厚度为0.1~0.2mm。
7.一种温度梯度的模铸锭铸模,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铸锭帽口、铸模(5)和底盘(7),其特征是,铸模(5)和底盘(7)围成铸模腔,模铸锭帽口位于铸模(5)上部预留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梯度的模铸锭铸模,其特征是,所述的模铸锭帽口,包括隔热层(1)和保护层(2),其特征是,隔热层(1)直接涂刷或喷涂在铸膜内壁,涂刷到厚度12~20mm,隔热层(1)的外面涂刷有保护层(2);所述的隔热层(1)厚度为12~20mm;所述的保护层(2)厚度为0.1~0.2mm。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铸锭隐形帽口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铸铁模或水冷模的上部加工或预留出隔热层和防护层的厚度空间(如附图1)。
2)将铸模内壁结合部清洗干净,将隔热层1涂刷到厚度12~20mm,分多遍涂刷,每遍之间都要待干燥后再刷。待干后,最后涂刷保护层2,达到使用强度后便可使用。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温度梯度的模铸锭铸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模铸锭帽口、铸模(5)和底盘(7)共同组成温度梯度的模铸锭铸模,铸模内注入高温金属液并达到要求高度后,停止浇铸,然后将加热盖(3)盖上,加热盖底部与液面要保持80~120mm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召祥,未经王召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2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槽式固定雨棚
- 下一篇:小接触电阻回路电阻测试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