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7755.5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新;李炳奇;魏群;魏鲁双;刘凤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0 | 分类号: | E02B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廊道 冲刷 废旧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领域中废旧轮胎再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
背景技术
在部分江河中的水流携带石头,会对坝体过水廊道造成冲击,长时间的冲击碰撞会破坏廊道底部和两侧壁的混凝土基层,需要经常性维护和加固,否则容易造成损坏坝体。目前还没有解决坝体过水廊道防冲刷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部分坝体过水廊道容易被沙石冲刷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变废为宝且经久耐用的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
技术方案:一种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在廊道底面和两侧壁底部内预埋平铺有废旧轮胎组成的网片,所述网片是由多个废旧轮胎平铺后水平贯穿预应力拉筋而形成的预应力网片,施加预应力后的网片预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中。在预应力拉筋作用下,各废旧轮胎之间产生对外的胀力,废旧轮胎间隙中依靠水流携带的泥沙自然淤平。
预应力网片预埋深度大于或等于其高度的一半。各废旧轮胎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置有锚杆。
一种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在廊道底面和两侧壁底部内预埋平铺有废旧轮胎组成的组合体,所述组合体是由多个废旧轮胎竖向放置后水平贯穿预应力拉筋而形成的预应力组合体,施加预应力后的组合体预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中。在预应力拉筋作用下,各废旧轮胎之间产生对外的胀力,废旧轮胎间隙中依靠水流携带的泥沙自然淤平。
废旧轮胎为整体圆环形或者为被切割一部分的半圆环型,预应力组合体预埋深度大于或等于其高度的一半。各废旧轮胎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置有锚杆。
预应力拉紧与混凝土基层内的锚杆固定在一起。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多个废旧轮胎化零为整并增加预应力钢绞线,使各单个废旧轮胎组合形成稳固且耐磨的衬层,可以有效缓冲流石对廊道内壁的冲刷,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实现废物有效再利用,成本低廉。预应力钢绞线产生向外的拉力,各轮胎之间产生向内的挤压力,多根横向、纵向预应力拉紧(钢绞线)同时应用于废旧轮胎内形成一体化衬层,支撑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得到增强。另外,废旧轮胎缝隙有利于洪水的过滤,废旧轮胎内腔容易积累沙石形成高强度实体,增强其自重和稳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防冲刷衬层的廊道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混凝土基层中的单个废旧轮胎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混凝土基层中的多个废旧轮胎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是立式防冲刷衬层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立式防冲刷衬层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图1中混凝土基层中的多个废旧轮胎固定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混凝土基层中的多个废旧轮胎固定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廊道,2为整体圆环形废旧轮胎,2a为半圆环型废旧轮胎,3为混凝土基层,4为锚杆,5为预应力拉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该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是在廊道1的底面和两侧壁底部(水流冲刷的部分)的混凝土基层3中预埋有平铺的废旧轮胎2组成的网片,该网片是由多个废旧轮胎2平铺后水平贯穿预应力拉筋5而形成的预应力网片,钢绞线对废旧轮胎施加预应力后,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最外侧轮胎的圆周面上。施加预应力后的网片预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中。预应力组合体预埋深度大于或等于其高度的一半。在预应力拉筋作用下,各废旧轮胎之间产生对外的胀力,废旧轮胎间隙中依靠水流携带的泥沙自然淤平。
预应力网片预埋深度大于或等于其高度的一半。各废旧轮胎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置有锚杆。还可以将预应力拉紧与混凝土基层内的锚杆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二:参见图4,该廊道防冲刷废旧轮胎衬层是在廊道1的底面和两侧壁底部(水流冲刷的部分)的混凝土基层3中预埋平铺有废旧轮组合体,该组合体是由多个半圆环型废旧轮胎2a(废旧轮胎被切割的一部分形成弧形)竖向放置后水平贯穿预应力拉筋而形成的预应力组合体,钢绞线5施加预应力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最外侧轮胎的圆周面上。施加预应力后的组合体预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中。预应力组合体预埋深度大于或等于其高度的一半。各废旧轮胎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置有锚杆4。在预应力拉筋作用下,各废旧轮胎之间产生对外的胀力,废旧轮胎间隙中依靠水流携带的泥沙自然淤平。
实施例三:参见图5,内容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废旧轮胎为整体圆环形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并联转换均衡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板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