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864.5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保;藤原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1-166778(申请日2011/07/29)为基础,并根据该申请享受优先权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蓄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从蓄电池提供的电力驱动马达的电动车(EV:Electric Vehicle)等车辆得到了普及。电动车具备包括蓄电池、和用于进行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的电池管理单元(BMU:BatteryManagement Unit)的蓄电装置。电池管理单元利用电动车的上位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和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区网络)通信协议而交换控制信息。CAN通信协议在该通信区域中通过CANID这样的唯一的标识符识别相互的通信信息。因此,电池管理单元在电动车的通信区域内,使用独特的标识符来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关于电动车等车辆中搭载的蓄电装置,在蓄电池的可蓄电容量小于等于规定量的情况下应更换为新的蓄电装置。电动车中使用的蓄电装置即使不能用作电动车的电源,还存在其它的可利用的用途。
伴随电动车的普及,可预见将来将大量出现作为上述那样的电动车的电源丧失利用价值的已使用的蓄电装置。因此,期望再利用该已使用的蓄电装置。
当再利用已使用的蓄电装置时,优选原样地利用蓄电池以及电池管理单元。但是,如果组合在多个相同车种的电动车中通过CAN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电池管理单元来构成蓄电系统,则用于交换控制信息的CANID重复,从而无法通过公共的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如果对1个蓄电装置设置1个充放电控制装置,则难以降低蓄电系统的成本。
另外,如果蓄电装置的种类不同,则电池管理单元的通信速度有时不同,在该情况下,无法使用CAN通信协议进行控制信号的通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搭载已使用的蓄电装置的廉价的蓄电系统。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蓄电系统,具备:多个蓄电装置,使用标识符进行通信;变换装置,变换所述多个蓄电装置的所述标识符;充放电控制装置,使用由所述变换装置变换后的标识符经由所述变换装置而与所述多个蓄电装置进行通信,将从所述多个蓄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力变换为规定的大小并输出,并且通过规定的大小的直流电力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AC/DC转换器,将从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并且将从配电系统提供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提供给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所述AC/DC转换器。
根据上述结构的蓄电系统,能够提供可搭载已使用的蓄电装置的廉价的蓄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蓄电系统的CAN网关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蓄电系统的CAN网关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6是概略地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7是说明图6所示的蓄电系统的CAN网关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
图1概略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一个结构例。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具备多个蓄电装置10A、10B、10C、作为变换装置的CAN网关20、充放电控制装置30、AC/DC转换器40以及控制装置50。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电力系统。
多个蓄电装置10A、10B、10C分别具备包括多个蓄电池单元的组电池BT、和电池管理单元12。蓄电装置10A、10B、10C是同一车种的电动车中使用的可回收电池。
在本实施方式中,组电池BT的蓄电池单元是锂离子电池。蓄电池单元不限于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镍氢蓄电池、铅蓄电池、镍镉蓄电池等其他蓄电池。
电池管理单元12进行蓄电池单元的温度、电压的监视、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充电量的均等化、以及组电池BT的充放电的控制。电池管理单元12使用CAN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玩具投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