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固态加工的汽车用合金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714.4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弋涛;裴小虎;范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B22D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07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态 加工 汽车 合金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零件材料Al-Si-Mg系铝合金的半固态成型,合金材料以及半固态加工方法,属金属材料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半固态材料方面的研究较少,基本停留在已有的几种传统合金材料,如A356、A357及AZ91D和一些变形铝合金。但是这几种材料作为半固态加工材料有局限性,如A356、A357虽然温度区间达到要求,但是半固态加工力学性能不高,而部分变形合金的虽然力学性能较高,但是温度区间不够,半固态加工流程不易控制。因此为了能够设计出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又具有较好的工艺控制的合金材料,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配合THERMO-CALC软件的计算,将Mg的含量调整在1%-2.5%,Si5%-7%。在此基础上,进行熔炼实验,DSC分析和性能分析,确定最优成分AlSi7Mg1.3,随后进行半固态成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对Al-Si-Mg系合金做半固态成形性研究,以提高半固态成型后零件的力学性能,为汽车零件的半固态成型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固态加工的汽车用合金材料成分,特征是该合金具有以下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
a、Si6.5-7%;Mg1.0-1.3%;Cu<0.1%;Zn<0.1%;Al为余量,即为Al-Si-Mg系合金成分范围。本发明所述的Al-Si-Mg系合金中最合适的为AlSi7Mg1.3。
本发明涉及一种Al-Si-Mg系成分合金材料的半固态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的过程和步骤:
a、将上述原料熔炼而得的坯料作半固态加工,实施感应加热,采用多工位旋转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温度550℃-700℃;功率75-85kw;8工位加热;各工位加热时间均等,为35.5-36.5s;
b、对加热后的坯料作半固态成形,使其铸态零件硬度达到79HBS,T6处理后120HBS。
本发明的合金成分设计及半固态成形加工的理论研究过程如下:
1 首先根据热力学计算,设计Al-Si-Mg系合金适合半固态成形的成分范围。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确立Al-Si7-Mg1.3为实验最优对象。
2 利用具备电磁搅的连铸法制备非树枝晶AlSi7Mg1.3合金坯料。
3 对AlSi7Mg1.3非树枝晶坯料感应加热。
4 AlSi7Mg1.3合金的汽车后桥支撑座半固态触变成形。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如下:
1 本发明从热力学计算出发,预测Al-Si-Mg系铝合金的热力学特点,找出适合半固态成形的Al-Si-Mg铝合金的成分范围。通过后期实验同时论证相图计算的准确性,增加严谨性。同时减少半固态成型研究实验量。
2 所需要的感应加热时间相比A356短,有利于节约能源。
3 为汽车后桥支撑座的成型增加了材料种类和成型方式,扩大了数据库。
附图说明
图1 为熔炼合金的力学性能。
图2 零件的T6与未T6状态的硬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理论研究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按照热力学计算并经过铸造熔炼实验的合金进行DSC制样,分析验证。根据几种合金材料的性能进行成分的最后确立。根据拉伸结果选择最优成分AlSi7Mg1.3,作为实验唯一对象。
根据相图的计算结果,对坯料做感应加热工艺的探索,选择35.5-36.5s做感应加热的实验,以找到合适的感应加热时间。
使用合适的成型工艺,对坯料做感应加热,对感应加热后的坯料进行半固态触变成形,成功的制备出AlSi7Mg1.3合金的汽车后桥支撑座。
综上所述,使用AlSi7Mg1.3材料进行汽车后桥支撑座的半固态成型试验成功,说明了AlSi7Mg1.3材料的优异的性能,是一种可以用来保护的新合金材料。
有关本发明在理论计算和实验基础上选择熔炼合金的成分下下表1
本发明中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即拉伸实验结果见图1。
本发明中合金零件的T6与未T6状态下的硬度值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压制模板
- 下一篇:塑料膜边角料液压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