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动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541.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动 交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和人机交互编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震动交互方法,尤其应用于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与手持设备的交互方法有按键、触摸屏、语音等,交互方式很丰富且相对成熟。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用户不断提出更新和更好的交互要求,如何利用新技术突破传统思路为用户提供全新交互方式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震动交互方法,在满足人机交互的基础上能突破传统交互方式,从而给用户全新的交互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震动交互方法,震动交互方法,利用震动感应器和超时计时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01)判断是否产生震动?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01);
102)在超时计时器记时时间内,记录每次震动的强度和/或记录除第一次震动外震动发生的时间;即:记录震动强度和震动发生的时间中的任一种或二种;
103)与预定义震动记录序列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执行所述预定义震动记录序列对应的关联动作/功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所述预定义震动记录序列是一个或一个以上,每个序列分别对应各自的关联动作/功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所述预定义震动记录序列是复数个所述震动的强度和/或震动时间间隔排列组合。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包括设定所述震动的强度为大或小及其对应数值门限,也可以将震动强度设定为大、中、小三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包括根据每次震动发生的时间计算震动时间间隔。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包括设定所述震动时间间隔为长或短及其对应数值门限,也可以将震动强度设定为长、中、短三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701)判断是否产生震动?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701);
702)判断超时计时器是否启动?是直接进入下一步,否则启动超时计时器后进入下一步;
703)记录当前震动的强度和/或记录除第一次震动外当前震动发生的时间;
704)与预定义震动动作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进入步骤706);
705)执行被匹配预定义震动动作对应的关联动作,进入步骤707);
706)判断是否超时?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701);
707)重置超时计时器,清空所述记录,返回步骤701)。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应用于内置震动传感器的手持设备上。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所述手持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或MP4等。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该震动交互方法包括用户通过敲击所述手持设备使震动传感器产生感应。
本发明提供的震动交互方法,尤其应用于智能手机,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全新交互体验;
2、可扩展和自定义;
3、能满足用户个性需求和节奏快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触摸屏智能手机上的震动交互软件中交互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触摸屏智能手机上的震动交互软件中设置震动关联动作/功能程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基础:
㈠震动传感器
震动传感器是根据机电变换原理,它将机械量的变化变换为电动势、电荷的变化或是电阻、电感等电参量的变化,并附以专配的测量线路将电参量的变化转变成一般电压信号变化,从而可被系统识别,检测到震动强度。
㈡震动感应
当手持设备支持震动传感器,可以表现在直接对手持设备的产生震动(如敲击)作出反应,甚至可以将手持设备放到其他物体上,对该物体产生震动手持设备也可以间接感应到。
第二,说明本发明关键和核心:
(1)可以预定义在一定超时时间长度内的多种震动记录序列(震动强度、次数、间隔的组合);
(2)可对不同的震动记录序列关联手持设备的不同动作/功能,如解锁,挂电话等;
(3)手持设备识别到预定义的震动记录时,可以执行对应的动作,如解锁,挂电话,进入浏览器,打开WIFI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