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圆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6468.2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圆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编织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
背景技术
国内近年来开发的小凸轮结构塑料圆织机,具有较好的节电效果,被市场普遍认可。但仍存在以下所述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在编织直径在800mm以下规格的编织布时,一般采用四梭结构的圆织机或小六梭结构的塑料圆织机,因此其编织速度、电耗等受到一定制约;
其次,现行塑料圆织机除设有收卷装置外,还设有提升装置,两者功能重复,使设备结构复杂化,给设备安装调试带来不便和增加设备成本;
第三,现行塑料圆织机的主电机和主传动系统均无制动装置,使塑料圆织机在出现故障停机时,反应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率和编织疪布率增加;
第四,主机转速高,梭轮、摆轮负荷大,因此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目的是提高塑料圆织机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圆织机,包括主机、送经系统、收卷装置、机架;所述主机包括主电机、传动系统、经丝开交机构和引纬机构,所述引纬机构包括上门圈、下门圈、连接柱、梭子和推进器;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带轮、主轴、支座;所述的梭子的长度≤300mm,所述梭子及推进器的数量均为8只。
所述的经丝开交机构包括小凸轮、摆杆、摆杆座、棕带、跳杆和尺码环。
所述的摆杆、摆杆座、棕带的数量均为40个。
所述的塑料圆织机设有导辊。
所述的主电机和传动系统均设有制动器。
所述的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外径均≤1300mm。
所述的塑料圆织机设有编码器和电控系统,所述的收卷装置的收卷速度由所述编码器和电控系统控制,其收卷速度与编织速度同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塑料圆织机的编织速度、降低电耗、减少故障率和疪布率、延长梭轮、摆轮使用寿命、简化圆织机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主机,2、送经系统,3、收卷装置,4、编码器,5、机架,6、导辊;
11、主电机,12、带轮,13、主轴,14、支座,15、小凸轮,16、摆杆,17、摆杆座,18、棕带,19、跳杆,20、尺码环,21、上门圈,22、下门圈,23、连接柱,24、梭子,25、推进器,26、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主机1、送经系统2、收卷装置3、机架5;所述主机1包括主电机11、传动系统、经丝开交机构和引纬机构,所述引纬机构包括上门圈21、下门圈22、连接柱23、梭子24和推进器25;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带轮12、主轴13、支座14。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塑料圆织机的性能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圆织机,所述的梭子24的长度≤300mm,所述梭子24及推进器25的数量均为8只。
现有技术中,在编织直径在800mm以下规格的编织布时,一般采用四梭结构的圆织机或小六梭结构的塑料圆织机,因此其编织速度、电耗等受到一定制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上述缺陷。本发明基本保持现行四梭圆织机外型尺寸不变;降低主机转速;缩短梭子长度,使梭子数量增至八只。该技术方案提高了塑料圆织机的编织速度、降低电耗;减少故障率和疪布率;延长梭轮、摆轮使用寿命;简化圆织机结构。
所述的经丝开交机构包括小凸轮15、摆杆16、摆杆座17、棕带18、跳杆19和尺码环20。本发明将大凸轮结构改为小凸轮结构,具有较好的节电效果,提高了塑料圆织机的整机性能。
所述的摆杆16、摆杆座17、棕带18的数量均为40个。
所述的塑料圆织机设有导辊6。
在现有技术中,塑料圆织机除设有收卷装置外,还设有提升装置,两者功能重复,使设备结构复杂化,给设备安装调试带来不便和增加设备成本。本发明提升装置改为导辊,则克服了上述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