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438.1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服 治疗 高血压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利尿降压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等,但必须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对肾脏有强烈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水肿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其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7-11,红花5-7,川芎7-11,赤芍12-18,葱白4-6,生姜4-6,麝香0.5-1.5,甘草2-4,郁金7-11,石菖蒲7-11,白茫7-11,细辛2-4。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能经,祛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赤芍:苦;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发表;通阳;解毒;杀虫。用于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
生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用于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白芷:辛,温。入肺、脾、胃三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细辛:辛,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纲目》: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