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46300.1 | 申请日: | 2012-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如庆;魏兴禹;黄杰;黄卫卫;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如庆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6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特发性 血小板 减少 紫癜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症,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AITP),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根据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常为自限性,慢性型好发于青年女性。
绝大多数慢性ITP患者没有前驱症状或病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起病隐袭、症状多变,有些病例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急性ITP是儿童中较多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年龄以2~5岁之间较多,成人少见,无性别差异,通常在冬春季节病毒感染高峰期发病较多。
经检索,专利号为200910075890.1的专利公开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原料药为大蓟、小蓟、蝉衣、生地炭、黄芩炭、地榆炭、白茅根、丹皮、牛膝、云苓、白术、赤芍、生甘草等组分,该药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及抗过敏作用,能治疗过敏性紫癜,但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不甚理想,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疗效理想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见效快、花费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6-12份、生地10-20份、玄参10-20份、黄芩9-15份、栀子9-15份、山豆根9-15份、地骨皮10-15份、白茅根30-60份、水牛角10-20份、泽泻6-12份、茜草10-15份、当归6-12份、牡丹皮6-15份、连翘10-15份、麦冬10-15份、甘草6-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优选为:熟地6-8份、生地10-15份、玄参10-15份、黄芩9-12份、栀子9-12份、山豆根9-12份、地骨皮10-15份、白茅根30-40份、水牛角10-15份、泽泻6-8份、茜草10-12份、当归6-8份、牡丹皮6-10份、连翘10-12份、麦冬10-12份、甘草6-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优选为:熟地10-12份、生地15-20份、玄参12-16份、黄芩10-12份、栀子10-12份、山豆根10-12份、地骨皮10-12份、白茅根40-50份、水牛角15-20份、泽泻8-10份、茜草12-15份、当归8-12份、牡丹皮8-15份、连翘12-15份、麦冬10-12份、甘草6-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按常规方法制成的汤剂、水丸剂或胶囊剂。
服用方法:制成汤剂,取原料药,以1∶5-8的重量比加水,煎煮,一日一剂,饭前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见效,4-6个疗程治愈。
制成水丸剂或胶囊时,每粒水丸剂或胶囊含有效成分3克,每日2次,每次1-2粒。
本发明的药理分析:
本发明以祖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发明人魏如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事血液病的研究,经过四十余年的临床观察,形成了以“清热凉血活血”为主治疗血液病的独特方案。在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疾病中,发现大多数病人的病因属中医学上的内热所致,由于热邪入里,侵入机体的脏腑经络,日久化热,经过探索总结,摸索出了“清热凉血活血”的治疗药物。该药物用生地、牡丹皮、白茅根、水牛角凉血止血;用熟地、玄参、麦冬、泽泻滋阴清热;用黄芩、栀子、连翘、山豆根、地骨皮、甘草清热退烧;用茜草、当归活血化瘀。综合应用各药,功效互补,可清热凉血活血,病乃自愈。
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熟地:即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和消渴等症。
生地:即生地黄,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症。
玄参:性甘、苦、寒,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和软坚散结等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和安胎等功效;临床应用表明黄芩抗菌效果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如庆,未经魏如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