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5809.4 | 申请日: | 201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历强 |
主分类号: | F16N11/08 | 分类号: | F16N11/08;F16N13/06;F16N13/10;F16N21/00;F16N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5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机械 润滑脂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系统加注润滑脂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机械在黄油的润滑上一般采用人工润滑,通过毛刷直接对建筑机械需要的润滑部位进行涂抹或者通过人工把黄油装注在黄油枪内,然后抬黄油枪对各个润滑点逐一加注润滑黄油,人工润滑的主要缺点是:
1、黄油枪是利用杠杆和弹簧的作用挤出黄油,只能实现掰一次手柄,挤一次黄油,注油动作不连续,若加脂量大,则相当费时费力,效率低。
2、由于机器上的各个润滑点是分散的,每次加注时,人们都需要爬到机器各部位甚至很脏的底部对各个润滑点进行加注,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性差。
3、在运转过程中不能停下来的机器上加注黄油,危险性极高、易造成人工作业事故。
4、人为因素大,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湊、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注油效率,降低了注油成本,工作稳定可靠的,可轻松安全的完成机器各部分润滑保养工作的多工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油路块支架、油路块、活塞式阀芯、压紧滚珠、弹簧及储油斗,所述油路块支架设于底座上,所述油路块可拆装的固定在油路块支架上,所述油路块上开设有进油孔、出油孔及空气加压室,所述进油孔与空气加压室相连通,所述空气加压室与出油孔相连通,所述活塞式阀芯通过驱动装置可上、下抽动的设于油路块的空气加压室上,所述压紧滚珠设于空气加压室与出油孔之间,所述出油孔远离空气加压室那一端的内侧径向延伸有弹簧安放突台,所述弹簧设于出油孔内,其一端抵制于滚珠上,另一端抵制于弹簧安放突台上,所述储油斗设于油路块支架上位于油路块进油孔的上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偏心块及连杆,所述减速电机设于底座上所述油路块支架的一侧,所述偏心块通过键条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销条与偏心块铰接,另一端通过销条与活塞式阀芯铰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底座上位于减速电机的外侧围设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出油孔的自由端上设有多工位分流接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底座的两侧边均匀开设有与建筑机械相连接的螺栓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油路块支架与储油斗之间的外侧围还设有防松多功能挂钩。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松多功能挂钩的下部向外横向延伸一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上可拆装的设有加固螺丝。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活塞式阀芯的圆周外侧设有O型圈卡槽,所述活塞式阀芯O型卡槽内设有O型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储油斗的上方设有储油盖。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机械润滑油加注机,包括油路块、储油斗及活塞式阀芯,所述油路块上开设有进油孔、出油孔及空气加压室,所述进油孔与空气加压室相连通,所述空气加压室与出油孔相连通,所述储油斗设于油路块的进油孔上方,使用时,只需将本新型加注机固定在需要加注润滑脂的建筑设备上,然后将油路块的出油孔通过出油管与建筑机械设备需要加润滑脂的部位连接好,需要加注润滑脂时,启动驱动装置使活塞式阀芯在油路块的空气加压室内上、下抽动,即可将从进油孔流入空气加压室的润滑脂加压后顶出油路块的出油孔,进而加注进所连的建筑机械设备中,加注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润滑的重复工序,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工作烦琐、肮脏、劳累及危险性问题,其结构简单、紧湊、体积小、提高了注油效率,降低了注油成本,工作稳定可靠的,可轻松安全的完成机器各部分润滑保养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历强,未经李历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喷墨打印机
- 下一篇:中央空调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