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5631.3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显明;黎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辰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4 | 分类号: | H01H2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蔡邦华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电子元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目前,一般的开关外壳为矩形结构,不利于装拼,而且对装拼面板要求较高,不利于生产自动化。另外,一般利于装拼的开关结构复杂,不利于开关自动化生产。因此,必须研发出新的开关以满足现有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简单,利于装拼,易于生产,利于装拼和生产自动化。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包括外壳、胶的、底座、中间脚、边角、脚仔钉、接桥钉、接桥、拨掌和弹簧,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压片和压片撑块,外壳主体两侧为梯形结构,压片设置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上,压片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上下两端,压片撑块设置在压片下端和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下端之间,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压片、压片撑块之间形成避空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上端体积比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下端体积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片上设有锯齿形纹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开关还包括灯槽和氖灯组件,灯槽设置在胶的之下并由胶的包裹着,氖灯组件装配在灯槽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片的厚度可根据装拼需求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片撑块的厚度可根据装拼需求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一种开关,由于外壳主体的梯形结构、压片、压片撑块之间形成避空位,利于挤压装拼,结构简单,利于装拼和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开关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开关正视图。
图中,1、外壳;1-1、外壳主体;1-2、压片;1-3、压片撑块;1-4、锯齿形纹面; 2、胶的;3、底座;4、中间脚;5、边角;6、脚仔钉;7、接桥钉;8、接桥;9、拨掌;10、弹簧;11、灯槽;12、氖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开关。
该种开关,包括外壳1、胶的2、底座3、中间脚4、边角、脚仔钉6、接桥钉7、接桥8、拨掌9、弹簧10、灯槽11和氖灯组件12。
胶的2嵌套在外壳1上端。拨掌9装配在胶的2下端,拨掌9下端与接桥8相接触,弹簧10嵌套在拨掌9上。底座3装配在外壳1下端。脚仔钉6镶嵌或铆接在边脚5上端,与接桥8相接触。中间脚4和边脚5镶嵌在底座3之中。中间脚4与接桥8固定相接触。接桥钉7铆接或镶嵌于接桥8上。胶的2带动拨掌9左右摆动,从而推动接桥8左右选择脚仔钉6连接,实现开关“ON→OFF”或“ON→ON”功能。
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压片1-2和压片撑块1-3,外壳主体1-1两侧为梯形结构,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上端体积比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下端体积大,压片1-2设置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上,压片1-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上下两端,压片撑块1-3设置在压片1-2下端和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下端之间,外壳主体1-1的梯形结构、压片1-2、压片撑块1-3之间形成避空位,使压片1-2有挤压空间,容易挤压。压片1-2上设有锯齿形纹面1-4,使压片1-2容易受力。
灯槽11设置在胶的2之下并由胶的2包裹着,氖灯组件12装配在灯槽11上。
在把该开关装拼到开关面板时,只需要把压片1-2内挤,插入开关面板;压片1-2回弹后,开关就会扣紧开关面板,装拼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片1-2的厚度和压片撑块1-3的厚度可根据装拼需求设置,利于装拼。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辰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辰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