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增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45485.4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和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增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都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但,上述无论利用是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还是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都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一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其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更是部分得天独厚的地区才有的存在。因此并不能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之所在。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通过重块位移,使得本机构可以迅速地作重心位移的动作,并利用重心位移动作,使本机构成为可以迅速且平稳地自动运转而产生有效动能的一种动力增强装置的专利。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旋转动力作为位移机构,达到使机构主体重心单向偏移,并利用机构重心偏移使机构平稳地自由运转,是以通过机构自动运转装置达到发电的运作之目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动力增强装置,包括有一轴杆、一枢设于该轴杆上的壳体、至少一设置于该轴杆上的中心杆、至少一枢设于该中心杆上的横杆、至少一设置于该横杆一端处的配重组件及至少一设置于该横杆另一端处的弹性元件,其中该中心杆及该弹性元件之间设有一伸缩元件。
借此,本发明通过由马达驱动壳体转动,给予配重组件一初速度,使得配重组件得以应用伸缩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搭配运作方式来带动配重组件进行中心位移,以此利用地心引力及弹力与杠杆之作用,使该机构重心偏移,从而利用机构装置轴向旋转轴及重心偏移,使得机构产生动力,并且最后使飞轮组件可自行进行转动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之四。
其中:
10轴杆 11、11a壳体 111a卡合部
12轴承 13齿轮组 14中心杆
15横杆 16、16a配重组件 17伸缩元件
18弹性元件 20、20a马达 21传动元件 22a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及功效能被充分理解,于此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其特征与功能详加说明如下,以利能完全了解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之一及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动力增强装置包括:
一轴杆10;
一枢设于该轴杆10上的壳体11,其中该壳体11的中心与该轴杆10之间枢设有至少一轴承12,该轴杆10与壳体11借助轴承12连接,该壳体11上设有一齿轮组13;
至少一设置于该轴杆10上的中心杆14,该中心杆14的一端与中心杆可旋转连接,并且可通过该齿轮组13固接于壳体11,以使其可随着壳体被该齿轮组13驱动而旋转,且其是收容于该壳体11内;
至少一横杆15,枢设于该中心杆14上的另一端;
至少一配重组件16,设置于该横杆15一端处;
至少一弹性元件18,设置于该横杆15另一端处;及
至少一伸缩元件17,设置于该中心杆14及该弹性元件1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和,未经邱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实预冷保鲜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
- 下一篇:新型酒店客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