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化化产鼓风机停机应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45463.8 | 申请日: | 201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勇;游同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鼓风机 停机 应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行业合成氨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焦化化产鼓风机停机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化产鼓风机每年至少停车5次以上,焦化化产鼓风机虽然是一开一备,但是当运行中的鼓风机因事故突然停机时,再把备用机开起来并运转正常至少10分钟以上,合成氨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就来自化产鼓风机出口至合成氨气柜系统中,这10分钟就使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压力由8-11kpa降到0.36kpa,转化预热炉出口焦炉气温度由660℃降到500℃,影响焦炉气的转化反应,转化炉出口转化气甲烷含量可能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焦化化产鼓风机停机应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焦化化产鼓风机停机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焦炉气压缩机出口至精脱硫过滤器管线上引出一条带截止阀和减压阀的管线,碰到从焦化化产鼓风机至转化预热炉燃料气缓冲罐的管线上压控阀组的压控阀前、上游阀后。
所述的装置的操作方法:装置改造完后调试前,将管线吹扫,用氮气置换合格,将截止阀和减压阀关闭,先按正常开车操作;点火稳定后,再将转化预热炉燃料气缓冲罐前压控阀组上游阀关闭,同时打开截止阀,慢慢开减压阀,调整减压阀后压力到11kpa,然后将转化预热炉燃料气缓冲罐前压控阀组上游阀和截止阀切换,即可转入正常生产。再遇焦化化产鼓风机因事故突然停机,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压力降低,影响转化生产时,将转化预热炉燃料气缓冲罐前压控阀组上游阀和截止阀切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焦化化产鼓风机因事故突然停机,备用机开起来并运转正常至少10分钟以上,这10分钟虽然鼓风机出口压力由8-11kpa降到0.36kpa,但是,气柜高度影响不大,焦炉气压缩机出口压力仍然正常。安装该装置后,当遇焦化化产鼓风机突然停机时,将转化预热炉燃料气缓冲罐前压控阀组上游阀和截止阀切换即可;解决了焦化化产鼓风机因事故停机造成的联产合成氨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压力低的问题,从而不影响焦炉气的转化反应,保证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焦化化产鼓风机每年至少因故停机5次,每次要放空1小时,每小时少产18.75吨液氨,按每吨液氨3150元,采用本装置后,每年增加效益约30万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焦炉气压缩机,2精脱硫过滤器,3焦化化产鼓风机,4燃料气缓冲罐,5转化预热炉,6截止阀,7减压阀,8管线,9压控阀组的压控阀,10上游阀。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涉及一种解决联产合成氨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压力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焦炉气压缩机1出口至精脱硫过滤器2管线上引出一条带截止阀6和减压阀7的管线8,碰到从焦化化产鼓风机3至转化预热炉5燃料气缓冲罐4的管线上压控阀组的压控阀9前、上游阀10后。当焦化化产鼓风机3因事故突然停机,备用机开起来并运转正常至少10分钟以上,这10分钟虽然焦化化产鼓风机3出口压力由8-11kpa降到0.36kpa,但是,气柜高度影响不大,焦炉气压缩机1出口压力仍然正常。该发明改造完后调试前,将管线8吹扫,用氮气置换合格,将截止阀6和减压阀7关闭,先按正常开车操作;点火稳定后,再将转化预热炉5燃料气缓冲罐4前压控阀组上游阀10关闭,同时打开截止阀6,慢慢开减压阀7,调整减压阀7后压力到11kpa,然后将转化预热炉5燃料气缓冲罐4前压控阀组上游阀10和截止阀6切换,即可转入正常生产。再遇焦化化产鼓风机3因事故突然停机,转化预热炉5燃料气压力降低,影响转化生产时,将转化预热炉5燃料气缓冲罐4前压控阀组上游阀10和截止阀6切换,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焦化化产鼓风机3因事故停机造成的联产合成氨转化预热炉燃料气压力低的问题,从而不影响焦炉气的转化反应,保证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导低损铁氧体材料、铁氧体薄膜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