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5418.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姚淑华;焦露露;贾雪莹;朱川;石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ub pw 12 40 纳米 tio 复合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TiO2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具有表面原子比例高、比表面积大、表面晶格缺陷度大、表面能高等诸多优点得到有机物合成、贵金属回收、废水处理、净化空气和光电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纳米Ti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有强还原能力,光生空穴有强氧化能力,光生电子和空穴能分解、净化如氨、胺、酚类等无机和有机废水,具有氧化能力强、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新型废水处理方法之一。但将纳米TiO2进行工业应用仍面临几个主要问题,如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容易复合、量子产率低等,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有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表面光敏化、非金属掺杂等。
杂多酸(盐)作为一类新型的催化材料以其独特的酸性、“准液相”行为、多功能(酸、氧化、光电催化)以及多酸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都有很强的吸收等优点,其在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将杂多酸掺杂到TiO2后,可以捕获TiO2在光催化下产生的电子,使载流子扩散长度增大,延长电子和空穴的寿命,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另外, TiO2的带隙较宽(锐钛矿型3.2eV),只能吸收紫外和近紫外线的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杂多酸为宽禁带材料,吸收峰主要在紫外区,但其谱带可以延伸至可见光区。在近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高的响应活性,发生电荷-空穴分离,通过自氧化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通过杂多酸与TiO2复合可制得在可见光下即可催化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得复合光催化材料晶体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直径小于30 nm,比表面积大于190 m2/g,制得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过程中掺杂H3PW12O40,掺杂量以光催化剂中P元素与Ti元素的摩尔比计,其值为P∶Ti = (0.1~1.0)∶10.0;制备过程如下:
(1)将H3PW12O40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缓慢滴入无水醇混合均匀,配成A溶液;
(2)将二氧化钛前驱体和有机酸混合,钛源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1~10,搅拌下缓慢加入到无水醇和乙酰丙酮的混合液中,有机酸和醇的摩尔比为1:1~10,调节溶液pH值,配成B溶液;
(3)快速搅拌下,将A溶液缓缓滴入到B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液,继续搅拌1-3h直到形成稳定均匀半透明的溶胶;
(4)将溶胶在空气中静置陈化,在60-90℃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凝胶,研磨成粉末;
(5)将研磨后的凝胶放入马弗炉在氮气保护下400-600℃进行高温焙烧1-3h即可得到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
所述的一种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H3PW12O40/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晶体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直径小于30 nm,和大于190 m2/g的比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线导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