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闭型空气净化洗涤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5206.4 申请日: 2012-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2755812A 公开(公告)日: 2012-10-31
发明(设计)人: 路辉;缪德旸;任艳红;王江红;孙强龙;刘杰;张明明;宋成喆;王立平;武焕彬;王博;殷全国;姜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 路辉;缪德旸;任艳红
主分类号: B01D53/14 分类号: B01D53/14;B01D53/38
代理公司: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密闭 空气净化 洗涤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洗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型空气净化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把环境空气中被对人体有害物质污染的气体成分和杂物去除,使环境空气恢复到洁净的过程。空气净化处理可分为大环境治理和小环境处理两个方面。大环境治理主要以目前国家大力引导与支持的节能减排为主要治理手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针对小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督与治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还远未能达到人们所希望的环境要求,而小环境却是人们最常接触和生活在其中的场所。与人的生活感受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是空气净化不可忽视的场所。但是针对小家伙空气污染净化处理的难度大,要求高,污染空气的污染物庞乱而复杂,加之重视有限科技与市场的投入较弱,治理的手段与方法略显不足,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已呈现井喷之势。

所谓“小环境”是指一个人们工作、生活的特定范围,可以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如:室内、社区、场区、商业区、公共场所、车间、封闭型市场、车厢、船舱、机舱等以及印刷、喷漆、橡胶工业车间、农业生产大棚、室内畜牧饲养场、展厅、车站、医院等与工作和活动密切相关的场所,都属于小环境的范畴。也可以是一片特定的区域,如:污水处理厂周边、垃圾处理站周边、化工厂周边、水泥厂周边和所有污染性烟尘、粉尘飘落的区域等。小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与工作在其中的人们的健康与舒适感受。比如在某些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过浓,或者局部环境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氡气、苯等的严重超标,以及局部环境中粉尘或至人过敏性物质,甚至是病毒、病菌过多等问题。

针对小环境空气净化主要从除臭、除害、除尘三种领域着手,目前主流的技术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吸附过滤法

通过选用一些有吸附能力的介质性物质或膜,对空气中的有味、有害、有毒、粉尘等物质进行吸附滤除,其常用物质如:活性炭、火山浮石、硅藻土、聚乙烯酰胺等,利用其吸附物质自身的孔隙、毛刺或电位性对空气中的污物分子、臭气分子、对人体的有害分子以及粉尘、花粉、化学剂雾滴等进行吸附收集。可以减少空气中有毒、有害、有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然而吸附过滤法是一个变量的过程,初期效果明显,但随着吸附材料的逐渐饱和,吸附能力下降,效果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不能达到滤除效果的稳定,而且更换吸附材料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2)覆盖法

运用一些芳香气味来遮蔽、覆盖原有气味,使人从感官上减轻对不雅气味的接受程度。覆盖法虽对于处理的环境效果明显,适用于大面积作业。但不能消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空气的环境质量,而且有一些化学芳香剂的使用可能还会增加对空气的污染度。

3)分解中和法

运用臭氧和紫外等强氧化气体或化学药剂及超声波、微波、加热、加压、蒸馏、萃取或焚烧等物理手段对空气中的有害分子进行分解、中和、破碎等处理,将有毒有害的气体分子转化成无毒无害的合成分子或气体非气态分子。分解法是当前空气环境治理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分解合成法需要一定介质形态的支持,才能完成对特定物质分子的分解或降解。如:气体与气体的分子反应,需要分子间的碰撞以及分子从新构成的反应时间;而气液的反应,也同样需要时间与接触面积的保证,就目前所能了解到的技术手段来说,无论是喷淋还是喷雾,时间与面积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现用的各种分解反应的手段来说都存在着技术复杂、成本高、效果差,技术普及困难大等难题。

空气中的污染物基本上是以三种形态存在:

1)气体分子形式,是一些有机化学演化或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硫化氢、甲烷、氟化氢、一氧化碳、四氯化碳、氨氮等一切对人体和生活有害气体,有些还伴随有浓烈的刺激气味。这些物质的去除,需要通过中和或氧化等化学反应合成反应及络化等手段。

2)微小颗粒形式,如烟尘、粉尘、灰尘、二噁英(团性物)、石墨粉、矿石粉、纤维段、有机物物质团、生物体细胞碎屑、微生物尸体等,这些微小颗粒物或化学物质团,可以通过水的亲和力和吸附力的作用,截留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并可通过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施加的特殊化学成分,对其进行分解、中和、氧化、还原等处理。即便是暂时无法处理的物质,也以及被复集于液态的物质之中,为转移或深入处理提供了方便。

3)活体形态物质,如病毒、病菌、微小生命体、花粉、虫卵、活体微生物、菌类孢子、过敏物质源等,针对这些污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抗毒、抗菌、杀菌、灭菌药剂对其进行去活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尸体容留于水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辉;缪德旸;任艳红,未经路辉;缪德旸;任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5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