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秸秆降解放线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4682.4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70334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支月娥;周培;冯海玮;毛亮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9/00;C12R1/465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胡晶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秸秆 降解 放线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秸秆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秸秆降解放线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在7亿吨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作物产量提高,秸秆总量迅速增加,广大农民为赶农时、抢播种、图省事,多数地区就开始出现秸秆焚烧现象。大面积秸秆焚烧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秸秆露天焚烧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焚烧后产生大量的烟雾、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使局部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并诱发呼吸道、肺部疾病;(2)露天焚烧秸秆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使空气可见度下降,影响车辆行驶和飞机正常起降,易诱发交通事故;(3)露天焚烧秸秆还威胁公共设施安全,如在通讯线路、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焚烧秸秆,容易损坏线路且易诱发火灾事故。

秸秆主要组分是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半纤维素、粗蛋白和灰分等,在常温下性质十分稳定,因此降解非常缓慢。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增殖速度快、功能丰富多样、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微生物学方法腐解处理秸秆具有许多其他物理化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因此,从自然界筛选到具有高效秸秆降解能力的菌株十分重要。目前,秸秆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和真菌上,如芽孢杆菌、青霉、木霉、黑曲霉、镰刀菌等,但是对放线菌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秸秆降解放线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株秸秆降解放线菌,属于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5706。

秸秆降解放线菌在秸秆降解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微生物研究所。保存日期为2012年1月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5706。命名该放线菌为JSD-1,分类属名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菌种保藏:采用4℃斜面冷冻保藏法,使微生物处于较低温度中,以降低其代谢作用速度从而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

菌种活化:将冷冻保藏状态的菌种接种于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中,待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进行繁殖,以获得数量足够、活力旺盛的培养物。

菌种培养:采用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0g、KNO31.0g、K2HPO4 0.5g、MgSO4·7H2O 0.5g、NaCl 0.5g、FeSO4·7H2O 0.01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依次溶化其他成分,待溶化后,补足水分到1000ml,调pH,121℃灭菌20min。将待活化的菌株接种到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中,30℃、150rpm培养4天。

本发明用微生物处理农业秸秆废弃物,微生物可降解秸秆中难以利用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作用,秸秆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还原糖或同化为生物体内各组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质素酶(包括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产生能力,不会对自然界碳循环产生负面影响,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2、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具有较强的秸秆降解能力,在秸秆降解培养基中30天可使秸秆失重率达76%,且培养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产业化实施;

3、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对土壤中的植物病害微生物有一定拮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的高氏1号平板菌落形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的CMC-刚果红平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菌体形态图;

图4为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的秸秆降解率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灰略红链霉菌对植物病原菌(甜瓜菌核病)的拮抗作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但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