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4494.1 申请日: 2012-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088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张蕊;范辉华;李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14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豆 组织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et Wils )别名鄂西红豆、花梨木、花榈木,蝶形花科红豆树属常绿或半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自然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江苏、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等省,多生于海拔400-650m的丘陵、河边或山谷常绿阔叶林中。红豆树以其鲜红艳丽的种子、优质的木材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材用、景观和森林文化价值。木材光滑坚硬,纹理美丽,不经油漆却形同墨玉,因而与红木齐名,是我国珍贵乡土用材之一,目前市场价达2万元/m3以上;其树冠浓荫覆地,树姿优雅清秀,枝叶翠绿发亮,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但现存红豆树天然资源稀少,结实年龄很迟且不稳定,一般在35年生左右才开花结实,结果盛期在50年生以后,而且通常需间隔3-5年开花结果一次,极少连年开花坐果,种子传播扩散和自然繁衍能力差,种子来源少,种苗紧缺,制约了红豆树的规模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福建省建瓯水西、邵武卫闽、三明辛口等多个国有林场先后开展了小规模营造红豆树人工片林,但因使用种子苗造林,其林木个体间在树高、胸径、枝下高、通直度及心材率等分化与变异程度大,严重影响红豆树人工林高效栽培。开展优良单株的选择并采取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质苗木,对高效保育及可持续利用珍稀濒危红豆树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蝶形花科树种已见檀属的海南降香黄檀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朱靖杰,2005),有关红豆树的组织培养技术尚未见报道,仅见姚军等(2007)对同科、同属的花榈木,采用种子无菌萌发获得的带叶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的报道。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获取红豆树苗木的方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外植体选择:获取红豆树优树根际带芽萌条或根蘖苗经移栽促萌得到的带芽萌条作为外植体;

2)外植体脱菌:带芽萌条经清水冲洗0.5h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8~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备用;

3)初代和继代培养:将外植体萌芽条切成1~2cm的小段,保留1~2个小芽,竖直插入诱导培养基MS+BA 0.5 mg/L+ NAA 0.05 mg/L中进行初代增殖培养;待萌芽后转接入增殖培养基MS+BA 2.0 mg/L+ NAA 0.1 mg/L 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初代增殖培养条件在1500 lux弱光下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温度为26±2℃,光照时间为12h/d,光强为2000~3000 lux,湿度为60~70%;

4)生根培养:待增殖培养45天后,可将组培苗转移入生根培养基1/2MS+IBA 0.2 mg/L中,或采用组培苗先在1/2MS+IBA 0.2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5天,再转入1/2MS进行培养;

5)炼苗移栽:生根培养50天,苗高5~6cm、根长在4cm,有2~3条粗壮的白色根,即可进行炼苗;组培生根苗先在培养室内自然培养1~2周后再移栽至温室大棚内,得到幼苗;

6)圃地管理:幼苗移至露天圃地炼苗,圃地温度不低于12℃,不高于35℃,早晚浇水,并保持湿度在85%以上。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红豆树优树为天然林或人工林中树干通直,材性良好,且易促萌的红豆树优株。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带芽萌条为4~10月中晴天上午9~10点选取的带芽萌条,优选为以连续晴天2~3天后的上午9~10点选取的带芽萌条。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带芽萌条为促萌的树干基部上生长至3~6cm尚未木质化的嫩枝。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根蘖苗为3~5年生,地径1cm以上、高60cm以上的根蘖苗。

所述的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炼苗移栽具体包括:

1)基质配比:按黄心土:细沙:草木灰:珍珠岩或蛭石重量比为4:3:2:1进行配料,或按草炭:椰糠:谷壳:珍珠岩或蛭石重量比为4:3:2:1进行配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