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4060.1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爱;黄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延爱;黄旭升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陈安平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饲 泵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连接胃管和鼻饲泵管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从胃管注入流质食物、肠内营养素或药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满足病人机体的需要,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鼻饲泵管,其出口的管径比胃管的管径略大,两者不十分匹配。因此,鼻饲患者在使用鼻饲泵时,由于胃管和鼻饲泵管之间是直接连接,经常出现因连接不牢而导致的漏液现象,不但浪费食物和药物等,还增加了人力操作。即使在胃管和鼻饲泵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液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解决鼻饲泵管与胃管连接时出现的漏液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包括接头和具有一定缓冲容量的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一端为细开口,另一端为粗开口,所述细开口塞入于所述接头的一端内,该接头的另一端用于塞入胃管,所述粗开口用于塞入鼻饲泵管。
可选地,所述接头为三通接头,所述缓冲部件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接口用于塞入胃管,另外两个接口均用于塞入缓冲部件的细开口。
可选地,所述接头为三通接头;其中,两个接口分别用于塞入胃管、缓冲部件的细开口,第三个接口通过三通接头上的开关关闭。
可选地,所述通过开关关闭的第三个接口上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于该接口的帽,用于盖住该接口,防止灰尘进入接头。
较佳地,所述接头包括三通接头、混合部件和二通接头;其中,所述混合部件分别与三通接头、二通接头连接,所述二通接头的另一端用于塞入胃管,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均用于塞入缓冲部件的细开口。
较佳地,所述接头的接口为磨口接口。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件为注射器针筒。
较佳地,所述注射器针筒容量为2.5mL。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将胃管和鼻饲泵管紧密连接,缓解了流体物质的水压波动,保证了水压的稳定,解决了鼻饲泵管与胃管连接时出现的漏液问题,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且省时、省力。而且,本发明将缓冲部件的细开口和胃管均置于接头内,使得流体物质在两者间的流动更流畅,进一步减少了漏液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与胃管、鼻饲泵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与胃管、鼻饲泵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与胃管、鼻饲泵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与胃管、鼻饲泵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包括接头1和具有一定缓冲容量的缓冲部件2。
其中,所述缓冲部件2的一端为细开口,另一端为粗开口,所述细开口置于接头1的一端内。所述接头1的另一端用于塞入胃管,所述缓冲部件2的粗开口用于塞入鼻饲泵管。
可选地,所述接头1可以为三通接头。此时,可以在其任意两个接口都连接缓冲部件2。也可以将这两个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接口通过三通接头上的开关关闭。进一步地,也可以用带有螺纹的帽盖住该接口。
可选地,所述接头1也可以包括二通接头、混合部件和三通接头。
较佳地,所述缓冲部件2为注射器针筒。
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与胃管、鼻饲泵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包括接头1和注射器针筒201;所述接头1用于连接胃管3和注射器针筒201的细开口,所述胃管和注射器针筒201的细开口均置于接头1内,鼻饲泵管4塞入所述注射器针筒201的粗开口。
优选地,所述注射器针筒201的容量为2.5mL,流质食物、肠内营养素或药物等通过鼻饲泵管4流入注射器针筒201,再流入胃管3。
在流体物质的水压稍微变化时,缓冲部件对水压的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保证水压的稳定,管口连接处不会因为压力的改变而漏液。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胃管-鼻饲泵管连接器能保证流体压力的稳定,有效防止漏液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延爱;黄旭升,未经马延爱;黄旭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