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管防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937.5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杰;今泉由仁;高桥洋成;安藤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防护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所基于的优先权申请本专利申请号2011-107829通过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防护结构以保护线束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插入用于例如汽车的电气接线盒的侧开口内且通过覆盖滑动侧盖而被保护。
背景技术
常规地,为了将用于接收和保护线束的合成树脂波纹管保持在例如电气接线盒的侧壁上,已经提出了多种波纹管防护器。
例如,PTL1表明,用于接收线束的、横截面为大于半圆的弧形凹槽设置在电气接线盒(但未示出)的侧壁上,PTL1还表明,如常规技术的,波纹管穿过下盖的切割部分以闭合所述切割部分,并且在盖的内侧的弧形突出部与波纹管的环形凹槽接合。
另外,PTL2表明,盖经由铰链(但未示出)设置在为电气接线盒中部的盒主体中,波纹管插入下盖的切割部分内以闭合所述切割部分,并且在盖的内侧的弧形突出部与波纹管的环形凹槽接合。
另外,PTL3表明,比波纹管小的U形凹部和从所述U形凹部延续的凸缘设置在电气接线盒(但未示出)的下盖的开口内侧,盖经由铰链设置在开口中,并且用于迫压波纹管的迫压部设置在盖中。
除前述那些以外,如图8中所示的常规波状防护器的结构被设计为包括:设置在电气接线盒主体51中的U形波纹管插入凹部52、以及经由铰链设置在开口52a的一侧上的可打开的盖52,其中,用于锁定波纹管的突出部54设置在波纹管插入凹部52的内侧以突出,肋54形成为沿波纹管55的周向方向与狭槽55a接合,并且盖53闭合,使得波纹管由爪式锁定装置56锁定在波纹管插入凹部52的一侧处。
波纹管55是波纹管式线束防护管,其中,凹入谷部55a和凸起峰部55b沿管的纵向方向彼此交替地布置,并且多根绝缘覆层的电线插入其中。
对比文件列表
专利文献
PTL1:
日本专利申请案公开号2009-213,195(图3、图7和图8)
PTL2:
日本专利申请案公开号2008-61,392(图4)
PTL3:
日本专利申请案公开号8-140,241(图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不利地,如图8中所示的前述常规的波纹管防护结构经受:由于波纹管55从波纹管插入凹部52中脱落而导致用于安装(即插入)波纹管的工作性的差的条件;由于波纹管55的分离方向(即,径向方向)和盖53的打开方向(即,箭头B的方向)相同而导致盖53由波纹管55的斥力的可能非期望的打开;以及由于波纹管55与盖53之间引致的大的间隙52a使泼溅水沿着波纹管55向上移动而导致这种泼溅水可能渗入盖53(即接线盒51)内。
另外,当采用例如滑动结构而非铰链结构作为用于打开和闭合盖53的结构时,例如,具体地,由于在盖的内侧的突出部(未示出)沿波纹管55的周向方向卡在凸起峰部55b的边缘上,因此盖可能不能闭合。
鉴于以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纹管防护结构,所述波纹管防护结构使得在电气接线盒中的滑动盖平滑地闭合而不会卡在波纹管中,防止水从波纹管与盖之间进行渗透,并且防止波纹管与插入凹部非期望地脱离。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波纹管防护结构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侧壁中,并且包括在所述开口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的导向部;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用于接收和支承波纹管,与所述开口连通,并且设置在底壁上;盖,所述盖用于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盖包括与所述导向部可滑动接合的滑动部;以及突出脊和肋,所述突出脊和肋设置在所述盖的内周向面上,所述突出脊具有沿着所述波纹管的外周向面的端面,并且所述肋沿所述盖的滑动方向从所述突出脊延续,具有弧形或倾斜形成的突出端面,其中,所述突出脊的所述端面和所述肋的所述突出端面彼此平滑地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波纹管被插入所述插入凹部内且被支承,所述盖的滑动装置在该状态下沿着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接合,所述弯曲或倾斜肋的所述突出端面在该场合下沿波纹管的周向方向平滑地接触每个峰部,从而防止所述峰部与所述突出脊之间的相互干扰以使所述盖平滑地滑动。所述肋沿所述盖的打开或闭合方向从所述突出脊延续。所述突出脊用于消除在所述盖的内侧与所述波纹管之间的间隙,或者用于将所述波纹管迫压在所述插入凹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