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和X射线检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43423.X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G01V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检测器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X射线检测器,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
背景技术
成像系统被用于医学和非医学领域中的各种应用。医学成像系统包括通用X射线照相、层析X射线照相以及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成像系统。这些成像系统用于基于穿过患者的射线(例如X射线)的衰减而生成患者的图像或视图,用于进行临床诊断。非医学成像系统例如应用于工业质量控制或乘客行李、包裹和/或货物的安全筛选。在这些应用中,所采集的数据和/或产生的图像可用于检测感兴趣的对象或形状。
通常,医学的或非医学的X射线成像系统利用X射线管来产生在成像过程中使用的X射线。产生的X射线穿过成像的对象(X射线基于对象的内部结构和组成而被吸收或衰减),生成了不同强度的X射线束的分布。衰减的X射线入射到X射线检测器,其设计成将入射的X射线能量转换成在图像重建中可用的形式。这样,衰减的X射线的X射线分布被X射线检测器感测和记录。
X射线检测器通常在成像板上制造硅光电检测器的2D平板阵列。由于成像板为易碎的,故在使用过程中它必须由框架机械地支承。框架还为整个检测器封装提供刚性。此外,该框架一般包括具有低X射线衰减特性的材料以允许入射的X射线易于到达成像板。
通常,框架由很重并且很厚的材料组成,从而为X射线检测器提供机械保护。这样,X射线检测器的常规框架导致相对厚重的X射线检测器。
然而,随着便携式X射线检测器的出现,开始需要更轻、更薄、更小的检测器,其在保持相同的图像大小的同时能够改进检测器的人体工程学性和耐用性。而且,存在对于保护便携式X射线检测器内的易坏的成像板和电子器件的需要。需要改进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设计来使检测器更坚固、更轻便、更容易维护,同时降低制造和组装检测器的成本。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用于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其比较轻便并且具有高的机械刚度,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和组装,并且能够承受重的撞击或支承位于检测器上的患者负载。
发明内容
基于X射线检测器的常规框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本发明特征的用于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该框架包括:背板,其放置在支承台上,用于支承X射线检测器的成像板并且因此支承接触成像板的受检者;侧板,其布置在背板与成像板之间并且围绕成像板;其中,背板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为板状件。
优选地,侧板包括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均构造成与背板分离。
优选地,侧板包括四个侧板,四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构造成与背板分离,并且四个侧板中的其余三个侧板与背板整体成形。
优选地,框架还包括为板状件的盖板,其位于成像板与所述受检者之间。
优选地,板状件由金属、金属合金、塑料、复合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形成。
优选地,板状件通过对金属或金属合金进行冲压而成形为具有U形形状。
优选地,密封件布置在相邻侧板的连接处,用于提供电磁干扰屏蔽。
优选地,背板利用多个支柱支承成像板。
优选地,背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至侧板;侧板具有由连接至成像板的数据线所通过的开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射线检测器,其具有成像板和上述的用于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的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而不在任何意义上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使用X射线检测器的示例性X射线成像系统;
图2为图1所示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的简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的组装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的组装透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X射线检测器的框架的分解透视图。
部件列表:
10 X射线成像系统
12 X射线源
14 臂
16 受检者
17 支承台
18 立柱
20 基座
22 射线束
24 X射线检测器
26 数据线
28 焦点
30 轴线
32 准直器
100 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苯硫醚三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