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3346.8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杨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焊接 保护 节约 气体 两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施工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金属管道现场开孔时对钢管进行保护和对开孔后遗留下的碎屑、飞溅物的清理是现场施工需处理好的工作,特别是氢气、氧气等管道对内壁的清洁度要求更高。根据管道开孔的孔径大小及管道材质,可以选用不同的开孔方法。最常见的现场开孔方式有:1、机械方法开孔(钻孔);2、氧乙炔火焰切割开孔;3、等离子切割开孔,其中前一种方法受现场条件的限制较少使用,而大量使用的是后二种方法。
机械开孔的优点孔是孔口成型美观,效率较高;缺点是开孔口径较小。
氧乙炔火焰切割开孔的优点是可以切割出大口径孔口,其缺点是对不锈钢等特殊材质的孔径无法切割,产生的碎屑、飞溅物等附着在钢管本体不易清除。
等离子切割开孔可以切割出大口径孔口,可以切割不锈钢孔口;缺点是产生的碎屑、飞溅物等附着在钢管本体不易清除。
另外,在现场施工中充氩保护焊使用得较多,在现场较为简陋的条件中氩气易出现过度消耗和惊人浪费。
因此已知的氧乙炔火焰切割开孔和等离子切割开孔方法存在着钢管本体受到污染和焊接保护气体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工业金属管道开孔及焊接时对钢管起保护作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工业金属管道气体保护焊接时节约保护气体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用于DN100管径以上的加工管道开孔及焊接,包括圆形钢板组合件和钢拉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钢板组合件包含两块相对设置的圆形钢板,分别在两块圆形钢板边缘处钻若干通孔,然后用长300mm~500mm、直径6mm的连接丝杆把两块圆形钢板连接起来,且使连接丝杆垂直于两块圆形钢板;在其中一块圆形钢板的中心焊接一个U型管卡,在所述U型管卡附近开孔焊接保护气注入接口管;
当所述装置作管道开孔用时,在两块圆形钢板中间的丝杆组成的同心圆上卷上防火石棉布用细铁丝包扎好;
当所述装置作管道焊接用时,在两块圆形钢板边缘分别衬上适当厚度的耐高温纱布;
提供一根钢管拉杆,在其一端焊接一个U型管卡,在使用时可与圆形钢板的中心U型管卡连接,以调节控制所述圆形钢板组合件在加工管道中的位置。
本发明的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其中所述若干通孔钻在两块圆形钢板边缘30mm~50mm处。
前述的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其中所述在两块圆形钢板中间的丝杆组成的同心圆上卷上3~5圈防火石棉布。
前述的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其中所述在两块圆形钢板的尺寸可根据加工钢管管径的大小制作,以适合放置入各种管径的加工钢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管道开孔及焊接用的管道保护和节约保护气体的两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灵活轻巧实用;
2、管道开孔时能防止碎屑、飞溅物、火焰等对钢管内壁冲击造成损伤及碎屑、飞溅物等附着在钢管本体上,保护管道内壁质量;
3、管道焊接时能减少保护气体外漏,与传统焊接时钢管都充满保护气体相比减少了保护气体的使用量,大大的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钢板组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钢板组合件上的连接丝杆上卷上防火石棉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块圆形钢板边缘分别衬上耐高温纱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装置用于管道开孔时放入加工钢管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装置用于管道焊接时放入加工钢管内示意图。
图中:1圆形钢板,2连接丝杆,3U型管卡,4防火石棉布,5钢管拉杆,6保护气注入接口管,7耐高温纱布,8开孔加工钢管,9焊接加工钢管,10保护气输送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