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282.1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邹先华;林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95/00;C09J123/22;C09J1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防水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带,具体地,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窗框、门框、管道口、屋檐等密封防水处理的环保型密封粘结材料。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外窗及门框是联系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的窗口,但正是因为这些窗口的存在,往往因渗漏而造成室内装饰发霉变黑,而管道口之间的缝隙因为渗水漏水大大影响了居住环境及建筑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了许多烦恼和不便。当前市场上门窗防水处理一般防水砂浆进行涂抹、玻璃胶进行密封嵌缝处理防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防水砂浆又叫阳离子氯丁胶乳防水防腐材料。阳离子氯丁胶乳是一种高聚物分子改性基高分子防水防腐系统。由引入进口环氧树脂改性胶乳加入国内氯丁橡胶乳液及聚丙烯酸酯,合成橡胶,各种乳化剂,改性胶乳等所组成的高聚物胶乳。加入基料和适量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延等工序加入而成的高分子防水防腐材料。
密封材料引就是指能承受接缝位移以达到气密、水密目的而嵌入建筑接缝中的材料称为密封材料。密封件材料有金属材料(铝、铅、铟、不锈钢等),也有非金属材料(橡胶、塑料、陶瓷、石墨等)和复合材料(如橡胶-石棉板),但使用最多的是橡胶类弹性体材料。
使用防水砂浆进行涂抹密封处理,采用玻璃胶进行密封,因未采用高弹性密封材料,窗框边砂浆粉刷层会开裂、脱落,从而造成渗漏,另外部分使用的低档玻璃胶嵌缝,玻璃胶过早失效,在风力作用下雨水从窗台外侧渗入室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能长久解决窗框、门框、管道口、屋檐等的密封防水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双面自粘防水胶带中含有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由于异丁烯中的两个甲基对称分布,分子结构对称,这使得聚合后的聚集态结构堆砌紧密,因此,丁基橡胶的气密性、粘结性能均非常好。
本发明通过在防水胶带中引入了丁基橡胶作为粘接改性剂,大大改善了材料本身的粘接性能与储存稳定性能,特点是粘接性能好,一贴就粘、一粘就牢、一牢永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按重量份数包括:
沥青是防水胶带中的基料,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均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沥青的重量份数为30~70,例如32、34、36、38、40、42、44、46、68、66、64、62、60、58、56、54、52、50、48。
油类,常温下为液态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在本发明中其作为增塑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择油类的种类,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油类如原油、燃料油、润滑油、油泥、油渣和炼制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油。所述油类的重量份数为5~25,例如6、8、10、12、14、16、18、20、22、24。
橡胶是防水胶带中沥青物理性能的主要改性剂,本发明选用丁基橡胶、SBR、SBRS改性剂等。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受热后材料可以流动,容易加工成型。冷却到室温后,聚苯乙烯链段聚集成玻璃态微区,对聚丁二烯链段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从而使材料表现出橡胶的特性。因此称之为“热塑性弹性体”。SBS具有两相结构:聚丁二烯相为连续相,聚苯乙烯相为分散相。SBS改性沥青自粘胶可以提高防水胶带的耐高、低温性能,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疲劳性,以及高的伸长率和较强的耐穿刺能力、耐撕裂能力,可以适用于寒冷地区。所述SBS的重量份数为2~20,例如4、6、8、10、12、14、16、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