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高浓度β-胡萝卜素的杜氏藻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160.2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A.本-阿默兹;森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健总本社 |
主分类号: | A23L1/337 | 分类号: | A23L1/337;A23L1/29;A61K3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孔青;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岐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浓度 胡萝卜素 杜氏藻 粉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高浓度含有β-胡萝卜素的杜氏藻类的粉末状固形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等黄绿色蔬菜等中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的代表性的油溶性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被酶分解成视黄醛,之后被氧化生成维生素A (视黄醇),是对人体有用的化合物。还有报道称:视黄醇进一步氧化得到的视黄酸还具有抗癌作用,β-胡萝卜素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β-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已知有:由β-紫罗酮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β-胡萝卜素的方法;或者通过培养杜氏藻类、螺旋藻类、小球藻类等藻类来制备β-胡萝卜素的方法。由于近来需求者的自然志向,来自化学合成的β-胡萝卜素有时还会被排斥,而希望是通过藻类的培养等得到的来自天然物质的β-胡萝卜素的情形正在增多。
作为来自天然物质的β-胡萝卜素的含量高的微细藻类,已知有杜氏藻(Dunaliella)。已知该杜氏藻属藻类是属于绿色植物门、绿藻纲、团藻目、杜氏藻属的耐碱性单细胞绿藻,在以色列的死海以及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繁殖。
而且,为了需求者容易摄取或容易保存这些β-胡萝卜素,已知有人将杜氏藻类制成干燥粉末、将这些干燥粉末压缩成片剂、或者将这些干燥粉末装入胶囊中等,在任一种方式中都必需首先由杜氏藻类的培养液干燥以制成粉末。
例如,日本特开平9-203号公报中记载着:将所培养的杜氏藻体的培养液事先利用离心分离机等减少水分至优选50%左右以便容易进行干燥,之后进行喷雾干燥、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由此得到杜氏藻属藻类的干燥粉末品。
另外,日本特开2001-161348号公报中记载着:将大量培养的小球藻的悬浮液通过离心分离进行脱水,再放入含有酶或多糖类的pH5.5的溶液中进行处理,之后经由加热、冷却处理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小球藻属藻类的干燥粉末品。
虽然杜氏藻属藻类的干燥粉末品作为食品来销售,但对于收获的杜氏藻属藻类,在制造其干燥粉末品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规定的安全标准,必需经过减少能够给人体带来危害的化合物等步骤。
其中,杜氏藻属藻类等的一部分藻类中含有脱镁叶绿酸。脱镁叶绿酸会产生呈现皮肤障碍的卫生上的危害。具体而言,如“关于防止由含有脱镁叶绿酸等叶绿素分解物的小球藻引起的卫生上的危害”(1981年5月8日环食第99号 厚生省环境卫生局长通知)的附件中所记载,迄今为止已知有发生由于食用春天的鲍鱼的内脏、小球藻加工品而引起的光过敏症。认为这是由于,脱镁叶绿酸等经由血液输送到生物体内的各组织细胞中,由于该物质的存在,被光激活的氧将构成细胞膜的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等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质,该过氧化脂质诱发生物体膜的组织细胞的破坏等其他各种障碍、或者提高毛细管的通透性而引起皮肤的瘙痒感。
而且,作为该领域中与健康食品有关的指导,已知有上述的厚生省环境卫生局长通知,其中记载着原有脱镁叶绿酸量不得超过100 mg%、或者总脱镁叶绿酸量(是指原有脱镁叶绿酸量与叶绿素酶活性度之和)不得超过160 mg%的意旨。
但是,作为降低该总脱镁叶绿酸量和原有脱镁叶绿酸量的方法,虽然上述的厚生省环境卫生局长通知中记载有加热处理,但若进行这样的加热处理,则所含的β-胡萝卜素因容易被氧化而分解,存在着干燥粉末制品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减少这一品质管理上的问题。
特别是在商业用的为了大量培养杜氏藻属藻类而在户外使用的培养设备中,由于夏季的温度上升,培养液的液温也上升,所以夏季的总脱镁叶绿酸量和原有脱镁叶绿酸量趋于达到较冬季的量高的数值。而且,与冬季相比夏季必需进行充分的加热处理,因此存在着干燥粉末制品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进一步减少这一品质管理上的重大问题。
在上述的日本特开平9-203号公报中,虽然确实提到了杜氏藻属藻类的干燥粉末品,但对于上述的与脱镁叶绿酸有关的品质管理上的问题则丝毫没有提及。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161348号公报中,虽然关于小球藻属藻类具体地提到了干燥粉末品的制备方法,但对于上述的与脱镁叶绿酸有关的品质管理上的问题仍然丝毫没有提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健总本社,未经株式会社日健总本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