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868.6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刚;花爱春;许正文;樊璠;承玲;林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分离 混合 酸性 气体 节能 工艺 | ||
1.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路连续循环的分离-再生膜吸收节能工艺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第一路吸收剂溶液在分离系统-真空再生系统构成循环体系,第二路吸收剂溶液同时在分离系统-热再生系统构成循环体系;混合气在分离系统与吸收剂溶液接触,其中的酸性气体被吸收,净化后的气体被排出;吸收酸性气体的吸收剂被再生后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量测量仪、缓冲器、膜接触器组合件、液泵和吸收剂储槽;膜真空再生系统包含膜再生器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真空泵;热再生系统包含热再生塔、气体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冷却器和煮沸器,其中气体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串联后连接至热再生塔的顶部,冷却器、煮沸器均连接至热再生塔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接触器组合件共有两组,膜接触器组合件独立运作,每组膜接触器组合件内的膜接触器相互并联连接,膜接触器是错流结构或平行流结构;第一膜接触器组合件连接膜真空再生系统,第二膜接触器组合件连接热再生系统;第一、第二膜接触器组合件的膜通量比为(5~2):1;第一、第二膜接触器组合件的液相流量比为(5.5-2.2):1;吸收剂在第一膜接触器组合件-膜真空再生和第二膜接触器组合件-热再生双路循环比(6-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总气液比为(1-35):1;进系统时混合气的温度小于40℃,压力0.1-0.25 MPa;热再生温度为100-125℃;膜真空度为50-80k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吸收法分离混合气中酸性气体的节能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合气为含有H2S、SO2或CO2中一种的工艺气流或烟道气,酸性气体含量:0.1%-30% CO2、0.01%-1%SO2、0.05%-2%H2S,混合气体中含CO2时,所采用的吸收剂浓度 5重量%-50重量%; 混合气体中含SO2时,所采用的吸收剂浓度1%-30%;混合气体中含H2S时,所采用的吸收剂浓度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8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