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775.3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清;周旭成;冷连喜;郭凯;龚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6 | 分类号: | H04N21/426;H04N21/4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卿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电视 机顶盒 快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机顶盒,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机顶盒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如视频点播等,并能接入因特网,使用户享受电视、数据、语言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功能将逐步完善,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并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信号可以来自有线电缆、卫星天线、宽带网络以及地面广播。机顶盒接收的内容除了模拟电视可以提供的图像、声音之外,更在于能够接收数据内容,包括电子节目指南、因特网网页、字幕等等,使用户能在现有电视机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并可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数字化娱乐、教育和商业化活动。虽然数字电视机顶盒有诸多好处,但现有技术中,不同频点之间的切换,从切换到解扰出节目需要几秒钟,一般为2秒左右,此时会给用户一种明显的停顿感。因此虽然数字电视机顶盒有诸多好处,然而在用户使用最多的换台操作时却速度缓慢,有几秒钟的“停滞期”,严重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数字电视机顶盒存在的换台存在“停滞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机顶盒包括至少一个高频头,所述高频头对应的传输流都输出到机顶盒解复用模块;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当前频点,其中一个高频头对当前频点进行锁频,这个高频头设置为当前高频头,主控制芯片控制机顶盒解复用模块输出当前节目的节目解码,其他高频头分别对当前节目附近的频点进行锁频。
优选地,上述高频头的数量为3个,在其中一个高频头对当前频点进行解调时,另外两个高频头分别对当前频点的前后两个频点的节目进行解调。
优选地,在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换台信息后,主控制芯片根据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频点信号控制机顶盒解复用模块输出对应的节目解码,将对应的高频头设置为当前输出的高频头,其他的高频头分别对当前节目附近的频点进行锁频。
优选地,在于在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换台信息为加一或者减一的时候,将对应的高频头设置为当前输出的高频头,离当前高频头最远的高频头重新对当前节目附近没有锁频的频点进行锁频,其他频点的锁频信息不变。
优选地,在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换台信息为直接选择的数字输入台时,主控制芯片根据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频点信号控制机顶盒解复用模块输出对应的节目解码,将对应的高频头设置为当前输出的高频头,其他的高频头分别对当其他的频点进行锁频。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频头、机顶盒解复用模块、遥控信号接收模块、主控制芯片,所述高频头用于对频点信号进行锁频和解调,所述机顶盒解复用模块用于接收高频头输出的传输流,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并传输给主控制芯片,主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机顶盒解复用模块的输出,所述高频头对应的传输流都输出到机顶盒解复用模块,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当前频点,其中一个高频头对当前频点进行锁频,这个高频头设置为当前高频头,主控制芯片控制机顶盒解复用模块输出当前节目的节目解码,其他高频头分别对当前节目附近的频点进行锁频。
优选地,上述高频头的数量为3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其中一个高频头为当前高频头对当前节目频点进行解调的时候,其他的高频头也同时对当前节目频点附近的频点进行解调,设置参数和锁频,当用户换台的时候,下一个频点的TS流已经有输出,直接进行节目解码后就可以观看,节省了设置参数、锁频的时间,这样从一个台换到另外一个台只需要0.5秒的缓冲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快速换台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