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1759.2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根;何凌云;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2 | 分类号: | G01N27/42;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甲磺酸伊马替尼 原料药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电位滴定技术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名称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分子式为C29H31N7O·CH4SO3,分子量为589.7。该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另外,体外实验还已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尚能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原肿瘤基因c-Kit的爱体酪氨酸激酶并由此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原肿瘤基因c-Kit介导的细胞性事件,而这些受体酪氨酸激酶则分别参与着神经胶质瘤、肉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肠道基质性肿瘤的发展,所以甲磺酸伊马替尼现亦正在或计划对上述癌种进行药效学试验。其中对胃肠道基质性肿瘤的研究已经进入Ⅱ期试验阶段,并已见有令人鼓舞的阳性结果。
由于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的研究所和药企均十分重视对该药物的研发与生产。目前,检测该原料药含量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虽然HPLC法具有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含量测定准确度高等优点,但是该法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摸索液相条件,以及HPLC检测设备昂贵等。
鉴于甲磺酸伊马替尼为多元氮杂环结构,且为甲磺酸盐,其结构中存在可被高氯酸滴定的含氮基团,如其结构中共含氮7个,存在被滴定的可能性。因此,采用电位滴定法考察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滴定曲线,寻找突跃点,从而获得一种采用电位滴定技术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这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HPLC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供一种采用电位滴定技术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该检测方法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样品的含量检测,省时省力,易于操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取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样品,以体积比为1:2.8-3.5的冰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为溶剂溶解,采用电位滴定法,以高氯酸滴定液滴定,用电位指示确定终点,并计算甲磺酸伊马替尼含量。
计算公式为:
其中:
C表示高氯酸滴定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mol/L;
V表示终点时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ml;
T表示滴定度,即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4.74mg的甲磺酸伊马替尼;
C0表示高氯酸滴定液的定义浓度,即0.1mol/L;
W表示称样量,单位为mg。
优选地,所述的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3的冰醋酸和醋酐混合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样品用量为0.08-0.12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溶剂为10ml冰醋酸和28-35ml醋酐的混合液。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氯酸滴定液的浓度为0.1mol/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掌握,精密度高,含量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样品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电位滴定空白图;
图2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样品滴定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涉及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和标定
配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声光移频方法及光纤声光移频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测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