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475.3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英奇;戴谦;毛磊;崔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解婷婷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设备 非连续接收 参数配置信息 发送 用户设备判断 重配置信息 参数配置 灵活配置 配置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发送的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配置信息并进行参数配置;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判断需要调整时,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重配置信息。本发明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可以达到灵活配置DRX参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通信的需要也日渐增多,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比较个性化的需求。伴随着这些需求的提出和付诸实践,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以下简称UE)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大屏幕的智能UE。
智能UE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从网上冲浪到软件的随意安装和卸载,使用户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伴随着智能UE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功率损耗大,待机时间短。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的是:智能UE的操作系统的前台和后台总是运行着各种各样的程序,这些程序不定时的向网络侧发送数据或者从网络侧接收数据,导致智能UE长时间的处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adi0Resource ControlConnected)状态,从而增加了智能UE的功率损耗。
在现有的技术协议中,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DRX)功能可以用于降低处于RRC Connected状态的UE的功率损耗状态,该DRX功能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DRX周期包含两个部分,UE仅仅能够在Onduration timer(持续定时器)运行期间,即激活时间内监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而在下行共享信道上接收eNodeB发送的下行数据,而在DRX周期的剩余部分,即非激活时间,UE不必监听PDCCH。这样,当RRC Connected状态时,UE可以周期性的监听PDCCH,而不需要始终监听PDCCH,从而降低UE的功率损耗。
但是,仅仅有DRX功能还是不够的,因为对于智能UE来说,其所涉及到的业务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DRX参数配置很难适合于所有的业务,同时,在现有的机制中,DRX参数的配置是由网络侧完成的,即在配置过程中UE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这也导致不能及时的对DRX参数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导致DRX功能的作用大打折扣,很难达到理想的省电效果。
所以,有必要对DRX参数配置机制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以解决现有DRX参数配置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发送的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配置信息并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
判断需要调整时,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重配置信息,其中:
所述参数重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指示需要重新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信息;
指示需要重新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对应的调整趋势的信息;
指示需要重新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对应的调整方式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层的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向网络侧发送非连续接收功能的参数的重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