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栅驱动电路及3D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41026.9 | 申请日: | 201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纪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栅 驱动 电路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栅驱动电路及3D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栅驱动电路主要使用555器件作为时钟振荡电路,产生一个方波信号。由于555器件对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相等,输出的方波周期一定,但占空比不为50%,所以在驱动电路中,555器件后面加了个计数器,对方波进行分频,最终得到一个占空比为50%、频率为38~45Hz、振幅为12V的方波。再通过一个电容C的充放电极性变换产生正负电压,最终得到需要的驱动波形。
然而,现有的光栅驱动电路存在下述问题:(1)输出方波占空比不能完全准确的达到50%;(2)频率调节不能自动调节;(3)电路设计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栅驱动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光栅驱动电路输出的方波占空比不能完全准确的达到50%,且现有的光栅驱动电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栅驱动电路,包括:极性变换电路,将外部的方波信号进行极性变换后输出一对极性完全相反的第一方波信号PWM+和第二方波信号PWM-;差分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极性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栅;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将所述第一方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方波信号进行差分放大,输出电压相同、极性相反的差分波形COM和SEG信号并用于驱动所述光栅。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栅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连接的恒流源反馈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源反馈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十五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连接至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五电阻的串联连接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十六电阻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极性变换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九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串联连接端连接外部的方波信号;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第三电阻和第九电阻的串联连接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输出第一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至第三电阻和第九电阻的串联连接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输出第二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极性变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极性变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再与所述恒流源反馈电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十电阻连接至所述极性变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十八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至所述极性变换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方波信号PWM-,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后再与所述恒流源反馈电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的方波信号由MCU或RAM的GPIO口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光栅驱动电路的3D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ET/MOS混合结构的D触发器
- 下一篇:防结垢和冻结的闭式冷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