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0797.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基托夫;郭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K36/8945;A61P13/00;A61K35/37;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儿童 遗尿 中药 尿不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尿不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尿不湿无论是使用布尿布还是纸尿布后,都会提高阴囊内的温度,男婴使用偏小偏紧的尿不湿,不利于他们的睾丸发育。传统的尿不湿因为紧紧兜在男婴的胯下,导致大腿根部因缺乏足够的空隙,空气难以流通,胯下热量难以散去,久而久之即易使男婴睾丸正常生长受影响,日后极易罹患不育症,因此,好的尿不湿应当保证婴儿舒适性和透气性。传统的尿不湿易引起疾病,容易导致皮肤发红发炎,而且更换易引起尿路感染,其次传统的尿不湿不利于环保,尿不湿是属于一次性的卫生用品,使用过之后随意丢弃,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环境污染,与我国现在倡导的环境保护产生了冲突。
现有的尿不湿均为纺织品,只能为使用的婴儿提供防止遗尿的发生作用,却没有改善婴儿遗尿的功能,长期使用传统的尿不湿,尿不湿中的吸水高分子材料经吸收尿液膨胀后会对婴儿的生殖器造成危害,而本发明的吸尿层两侧附有排尿袋,加大吸收尿液量,且本发明的吸尿层内层还贮备有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置药袋,其中药的配伍合理,药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针对现有传统尿不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它是由包裹布、吸尿层、中药置药袋和底布构成,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吸尿层两侧附有排尿袋,其吸尿层内层还贮备有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置药袋,可解决患儿睡觉时的排尿紊乱,半夜遗尿的毛病,久而久之,即可使患儿自觉形成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一种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其中药置药袋的中药按重量份配比为:山药5-9份、麻黄8-12份、莲子8-12份、防风9-13份、紫苏叶12-18份、桔梗4-9份、蝉蜕8-15份、车前子15-20份、甘草3-8份、茯苓12-18份,大枣8-14份、鸡内金9-12份、五味子2-5份。
一种防治儿童遗尿的中药尿不湿,其中药置药袋的中药按重量优选配比组分是:山药8份、麻黄10份、莲子10份、防风12份、紫苏叶15份、桔梗89份,、蝉蜕13份、车前子18份、甘草7份、茯苓17份、大枣13份、鸡内金11份、五味子4份。
以下为各中药的归经及作用: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1页)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气喘咳嗽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23页)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3页)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02页)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37页)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可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96页)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荞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56页)
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可治疗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6页)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59页)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66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