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液晶再利用的方法、液晶混合物、与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0168.3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健玮;洪焕毅;许宗洲;蔡佳霖;黄耀霆;陈孟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19/00 | 分类号: | C09K19/00;C09K19/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液晶 再利用 方法 混合物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回收液晶再利用的方法(methods for recycling a recovery liquid crystal),以及由此而得的液晶混合物(reformulated liquid crystal mixtures),与包含该液晶混合物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在欧盟三大环保指令的抛砖引玉下,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因人类任意丢弃电子电机产品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和台湾地区等,陆续拟定或加强相关的环保法规,规范电子电机产品由初期设计到生产、销售乃至于废弃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希望藉此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而逐渐取代传统CRT电视的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且能与半导体制程技术兼容等优点,故其使用量及生产量急剧上升,而废弃量亦日益增加中。目前虽然已有许多处理废弃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被提出,包括将废弃液晶面板拆除且根据不同废料进行分类与回收。然而对于回收后的液晶却因其中混掺众多不同液晶单体而形成混合液晶,尚无合适的再利用方法。故针对与日俱增的混合液晶,目前亟需新的方法将其进行处理后再应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达到再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回收的液晶进一步进行处理的方法,然后将该得到的液晶混合物再应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中,从而达到回收液晶再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液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收集一混合液晶;以第一分群制程自混合液晶分群出第一液晶群;以第二分群制程自剩余的混合液晶分群出第二液晶群;以及以第一液晶群与第二液晶群调配成液晶混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混合物,包括:第一液晶群,是由回收的混合液晶分群出来;以及第二液晶群,是由回收的混合液晶分群出第一液晶群后,其剩余的回收的混合液晶所分群出来。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调配的液晶混合物,包括:第一液晶群,是由回收的混合液晶分群出来;以及第二液晶群,是由回收的混合液晶分群出第一液晶群后,其剩余的回收的混合液晶所分群出来。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液晶的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混合液晶;收集第二混合液晶;以第一分群制程自第一混合液晶中分群第一液晶群;以第二分群制程自第二混合液晶中分群出第二液晶群;以及以第一液晶群及第二液晶群调配成液晶混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液晶的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混合液晶;收集第二混合液晶;以分群制程自第一混合液晶分群出第一液晶群;以及以第一液晶群与第二混合液晶调配成液晶混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液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混合液晶;收集第二混合液晶;进行比对制程确认该第一混合液晶与该第二混合液晶的比例,以符合液晶混合物的性质;以及以第一混合液晶与第二混合液晶调配成该液晶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由废弃液晶面板收集并分类的液晶群所调配的液晶混合物与市售的液晶混合物具有类似的物理性质与V-T曲线,从而可变废为宝地取代市售液晶混合物而直接应用于液晶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回收液晶再利用的制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1的气相层析质谱(GC/MS)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液晶群的GC/MS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有CF2O官能基的液晶群的GC/MS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有低粘度的液晶群的GC/MS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有高澄清点的液晶群的GC/MS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液液晶的GC/MS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2的GC/MS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有负值的介电常数的液晶群的GC/MS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3及LC-4的电压-穿透度(V-T)曲线;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3的GC/MS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4的GC/MS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5及LC-6的V-T曲线;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5的GC/MS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6的GC/MS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C-7的GC/MS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