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紫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9944.8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P7/04;A61K35/64;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紫斑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紫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斑,也称之肌衄,多数指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西医的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常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有的中药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的治疗紫斑的症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紫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滋阴补肾的功效,治疗紫斑疗效好,治愈率高,治好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3-18、连翘8-12、淫羊藿5-10、牛膝9-11、荆芥5-7、黄柏14-16、紫杉3-5、陈皮8-10、穿山甲8-10、槐花9-11、合欢花3-8、芦荟5-10、甘草4-6、地龙4-6、紫草6-8、党参3-8、黄芩5-10、土茯苓13-18、乌梅炭3-8、女贞子5-10、芙蓉花10-20、车前草10-20和玉竹5-10。
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5、连翘10、淫羊藿8、牛膝10、荆芥6、黄柏15、紫杉4、陈皮9、穿山甲9、槐花10、合欢花5、芦荟8、甘草5、地龙5、紫草7、党参5、黄芩8、土茯苓15、乌梅炭5、女贞子8、芙蓉花15、车前草15和玉竹8。
治疗紫斑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加水煎熬两次,每次20-30分钟,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与用量:日服1剂,煎水分2至3次服完,1个月为一疗程,轻者服用1-4个疗程,紫斑严重者需要服用5-6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滋阴补肾的功效,治疗紫斑疗效好,治好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治疗紫斑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克):金银花15、连翘10、淫羊藿8、牛膝10、荆芥6、黄柏15、紫杉4、陈皮9、穿山甲9、槐花10、合欢花5、芦荟8、甘草5、地龙5、紫草7、党参5、黄芩8、土茯苓15、乌梅炭5、女贞子8、芙蓉花15、车前草15和玉竹8。
治疗紫斑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加水煎熬两次,每次20-30分钟,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与用量:日服1剂,煎水分2至3次服完,1个月为一疗程,轻者服用1-4个疗程,紫斑严重者需要服用5-6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范某,男,16岁, 2009年4月16日,双下肢出现散在性紫斑,无力,有时低热,易感冒,精神有时好是坏,以强的松药为主,每次服3片,一天3次,服药4个多月,一直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服用1个月后,紫斑面积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半年后,紫斑完全消失。
病例2:邓某,女,24岁, 2006年3月27日,四肢出现散在性紫斑,无力,有时低热,易感冒,服西药3个多月,一直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服用2个疗程后,紫斑面积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2个疗程后,紫斑完全消失。
病例3:万某,男,35岁, 2010年6月26日,背部出现散在性紫斑,无力,有时低热,易感冒,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日服1剂,煎水分3次服完,服用20余天后,紫斑面积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一个疗程后,紫斑完全消失。
病例4:巍某,男,27岁, 2010年9月21日,双上肢出现散在性紫斑,无力,有时低热,易感冒,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服用1个疗程后,紫斑面积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3个疗程后,紫斑完全消失。
病例5:杜某,男,19岁, 2011年2月10日,四肢出现散在性紫斑,无力,有时低热,易感冒,以强的松药为主,每次服3片,一天3次,服药半年,一直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服用2个疗程后,紫斑面积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3个疗程后,紫斑完全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