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燃气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9355.X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华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所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传统的燃气灶采用嵌入式或者台式安装方式,现有的燃气灶的安装较为简单,结构简单,经过长期的使用不难发现,燃气灶使用寿命不长,一般出现的问题为:点火器易损坏、燃气灶的托盘架不耐用,特别是在嵌入式的燃气灶使用当中缺点尤为明显,首先安装之后不能够对燃气灶再进行调整,维修也不方便,同时也不节能。为了解决上述种种技术缺陷,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节能经久耐用并且灵活性足够强的家用燃气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燃气灶,所述家用燃气灶自上至下包括高火位燃烧器、分火器、点火器、喷气装置、升降装置、混气装置以及聚能盘,所述高火位燃烧器置于分火器上,所述喷气装置设有五个喷气口,所述点火器固定安装于喷气装置上,喷气装置通过与五个喷气口联通的铜管与混气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盘混气装置的外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为上细下粗的弹簧,其置于喷气装置和混气装置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火器为合金耐高温材料制成,分火器四个端角均含有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气装置为圆柱形,其中心部位设有一个喷气口,以中心部位的喷气口为中心,还对称设有四个喷气口,所述四个喷气口分别与分火器四个端角的凸起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气装置为“+”型,其中心部位以及四个端部分别通过铜管与喷气装置的五个喷气口联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气装置上还有天然气入口和空气入口,所述铜管均固定安装于混气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点火器采用脉冲点火方式。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原理较传统技术更加完善,节能高效,经久耐用,可实现自动升降的功能以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位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火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喷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家用燃气灶,其自上至下包括高火位燃烧器1、分火器2、点火器3、喷气装置4、升降装置5、混气装置6以及聚能盘7,所述高火位燃烧器1置于分火器2上,所述喷气装置4设有五个喷气口41,所述点火器3固定安装于喷气装置4上,喷气装置4通过与五个喷气口41联通的铜管61与混气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盘7混气装置6的外围。所述升降装置5为上细下粗的弹簧,其置于喷气装置4和混气装置6之间。所述分火器2为合金耐高温材料制成,分火器2四个端角均含有凸起21。所述喷气装置4为圆柱形,其中心部位设有一个喷气口41,以中心部位的喷气口41为中心,还对称设有四个喷气口41,所述四个喷气口41分别与分火器四个端角的凸起21相对应。所述混气装置4为“+”型,其中心部位以及四个端部分别通过铜管61与喷气装置4的五个喷气口41联通。所述混气装置6上还有天然气入口62和空气入口63,所述铜管61均固定安装于混气装置6上。所述点火器3采用脉冲点火方式,无需等待,更快捷,烹饪更加随心所欲。
如图2所示为高火位燃烧器1,其使得燃烧位置升高,避免烧烤面板,延长面板水盘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燃烧积温的安全性,保障玻璃面板的使用安全。
如图3所示为分火器2结构示意图,分火器采用了特殊的火中难氧化不变形合金贵金属材料,此种金属材料为高温惰性变化金属,在2000度的高温下不会发生冷热变形,不会与燃气发生化学反应,减少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积碳,稳定了燃烧质量,从而使热效率持久不变,高达75%。
如图1、图4所示,五个喷气口41,使得火力分布均匀,无受热死角和受热低温区;图5为升降装置,通过弹簧的自动升降技术,可自动调节最佳燃烧点,使烹饪时火力均匀集中,热效率更高;所述混气装置安全有效的实现燃气与空气的最佳比例混合,保证了燃气在半封闭的锅架内部也可以充分燃烧,使用过程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低达0.024%,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0.05%;聚能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空气流动导致的热量流失,促使炉底被加热的空气聚集在锅底持续升温提高,大大提高了燃气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华,未经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