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9173.2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邵坤;郑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液晶显示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因而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件通常需要光源提供显示用光线。早期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源通常为直下式,即在液晶面板背部提供CCFL(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或LED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到液晶面板上。直下式虽然较易实现,背光的亮度和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但由于背光源分布在液晶面板背部且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造成显示器件的厚度无法进一步减小,无法跟上显示器件日益轻薄化的趋势。
随着背光源亮度的不断提高,市面上已开始逐步采用侧边式背光取代直下式光,以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器件的厚度。常见的侧边式背光的实施方式中,在液晶面板的背部有一导光板(LGP,Light Guiding Panel),在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CCFL灯管或整条LED灯条形成的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的引导在液晶面板背部形成均匀的照射。
对于侧边式背光,导光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件,随着入光方式逐渐由长边入光转向短边入光,导光板定位槽的亮斑问题也愈发突出。定位槽是在导光板边缘开设的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开口,由于定位槽的局部结构较粗糙且形状不规则,反射和透射的角度也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定位槽上时会分别发生朗伯型的反射和透射,最后造成在定位槽附近的导光板的局部光线过于集中,在显示屏中形成亮斑。从其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定位槽处的加工不够细致,致使导光板边缘的散射光不连续。突出的表现为定位槽小区域范围内光线集中,形成亮斑;定位槽亮斑的范围一般在以定位槽为圆心7~8mm的圆形区域内,也有的定位槽由于形状的原因,亮斑成射灯状亮斑。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多种改善定位槽亮斑的尝试,如增加定位槽与可视区边缘的距离、无定位槽、矩形定位槽或对定位槽内部进行抛光处理等,但这些方式对现有的设备结构或制造方式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增加定位槽与可视区边缘的距离会导致非显示区域变大,影响器件的尺寸和轻薄性;无定位槽设计会导致导光板或面板难以固定,受热膨胀时器件结构不稳定;而矩形定位槽或对定位槽内部进行抛光处理等需要对导光板进行精加工,对工艺要求高,延长了设备制备时间,降低了良品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槽亮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边缘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的油墨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是在现有的导光板中多制备了一层油墨层,对现有导光板的结构和制备过程没有太大影响,在不增加制备时间和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性能,保证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光板1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边缘的定位槽2,其中,所述定位槽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油墨层3。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通丝装造通丝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