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瘟病毒转移载体pUC-ΔgC-EGFP及gC缺失重组株DPV-ΔgC-EGFP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9064.0 申请日: 2012-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2732545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程安春;孙昆峰;汪铭书;陈孝跃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63 分类号: C12N15/63;C12N1/21;C12N15/66;C12N7/00;C12R1/19;C12R1/9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13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瘟病 转移 载体 puc gc egfp 缺失 重组 dpv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制药工业中的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鸭瘟病毒转移载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DNA转移到相应载体中,通过和病毒基因重组,可以使病毒基因功能丧失,或者表达外源蛋白。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缺失基因的功能,另一方面,利用病毒表达外源DNA蛋白,可将病毒发展成为一种活载体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的转染效率高,表达的保护性外源蛋白接近翻译后水平的成熟蛋白;这种疫苗可同时启动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可通过一次免疫预防多种疾病,疫苗用量少,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简化了免疫程序,还能克服不同病毒弱毒疫苗间的干扰现象,因此,病毒活载体疫苗成为了疫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一些基因组较大病毒的分子位点和结构的认识逐渐清晰,从而将它们发展成为有效的重组病毒活疫苗。在禽病疫苗研究中,鸡痘病毒,腺病毒及包括火鸡疱疹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在内的疱疹病毒。其中,禽疱疹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窄、外源基因容量大,病毒滴度高的特点,随着对它们基因组的了解,近年来被广泛研究。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鹅等水禽生产和消费国,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规模化养殖在不断发展,但是,传染病的危害仍然是影响水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亟待加强对水禽传染病的防治。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及多种雁形目水禽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23年由Baudet首次在荷兰报道该病,之后在法国、美国、印度、比利时、英国、泰国、加拿大等国家流行。我国于1957年首次发现并报道,随后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养鸭业较发达 的地方发生流行,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鸭瘟曾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目前仍被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目前,鸭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已经比较清楚。NCBI上登录了鸭瘟病毒强毒株CHv(登录号:JQ647509)、欧洲株2085(登录号:JF999965)和疫苗株VAC株(登录号:NC_013036)全基因组,疫苗株Clone-03所有的ORF也已经全部上传。鸭瘟病毒的基因组为158-160kb的线状、双链DNA,基因组类型为D型,由UL和US及US两侧的重复区域IRS和TRS组成,共包括78个编码基因。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基因组庞大的鸭瘟病毒,也可以发展成为有效的病毒活载体疫苗。鸭瘟病毒的感染宿主为鸭、鹅、天鹅等雁形目水禽,因此,鸭瘟病毒载体对其他动物和人类是安全的,但可以在防治水禽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蛋白既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成分,也是病毒感染时细胞与病毒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其基因结构和功能一直是疱疹病毒研究的热点之一。鸭瘟病毒可编码12种糖蛋白,即gB、gC、gD、gE、gG、gH、gI、gJ、gK、gL、gM和gN。在其它疱疹病毒,体外复制非必需的糖蛋白gC、gE、gG、gI和gM常常被用作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但是,鸭瘟病毒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糖蛋白的功能仍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1)提供一种重组鸭瘟病毒的转移载体及其构建方法;2)研究开发我国适于水禽免疫的可复制性病毒活载体,研制相关基因工程疫苗,以期在控制水禽重要传染病方面发挥作用,3)为鸭瘟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鸭瘟病毒转移载体pUC-ΔgC-EGFP,含所述转移载体pUC-ΔgC-EGFP的大肠杆菌种(Escherichia coli)DH5α于2011年11月30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432。 

所述的转移载体pUC-ΔgC-EGFP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用Xho I和BamH I双酶切pEGFP-C1,末端补平后,平末端连结,再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包含CMV启动子、EGFP和SV40polyA的片段共1315bp片段,克隆进载体 pMD19-T,构建pMD-EGFP,其中含CMV启动子和SV40polyA的EGFP表达盒; 

2)以鸭瘟病毒CHv株为材料,通过PCR方法将UL44基因的左端1178bp片段和右侧1421bp片段扩增出来,克隆进载体pMD19-T,构建质粒pMD-gCL和pMD-gCR,分别包含UL44基因的左侧1178bp片段和右侧142Ibp片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