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机械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8676.8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良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机械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根据当前的能源市场发展来看,形式非常严峻,各种燃料大量短缺。所以联合研制开发节能环保设备,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大胆的设计研发了多功能机械动力机,该产品符合未来21世纪发展需要,该技术是现时期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可推动社会向前进步。本人搞革新发明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是要人们重视起来,使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还一个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社会,为我们自己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家园。
背景技术:
多功能机械动力机具有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意性,打破了能源行业的传统规则,大大的拓展了能源市场,充分体现出了国家专利的威严,促进科学发展,在思想上敢于投入。本发明创造是独特的创举,力争突破机械动力机百年停滞不前的新动向,突破了机械动力机对燃料的依赖,结构紧凑,三维一体,设计简便。
发明内容:
多功能机械动力机可广泛使用,无噪音,无污染,该动力机,动力来源于现代技术,使钢结构巧妙利用,其原理与燃料动力机原理相似,动力机配备的蓄电池,根据动力机设定的马力大小配备相应的发电机,动力机配备调速电动机一台,电动机任务:(1)启动动力机,(2)稍微辅助动力机运转,(3)动力机要增加动力力量时电动机转动加速。多功能机械动力机可用在各种车辆上,可用于发电,可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多功能机械动力机制造大小不限,大的可以制造直径两米至三米,长度六米五十的,可以用于在发电和大型运载设备上作为动力。
附图说明:
图1,多功能机械动力机的左缸(1-1)与右缸(1-2)相互配合,组合一体称为一马力。
图2,动力机(1)的轴(2)配有轴套(2-1)和固定架(2-2),其作用是使缸能够固定在固定架上。动力机的缸套(3)共分为三节,可以伸缩,能使缸的顶(4)收缩和伸长。
图3,驱动拉杆(5)在缸的顶(4)冲击下,拉杆向下运动,带动曲轴(6)转动。驱动拉杆上端配有弹簧和钢片(7),其作用是使得缸的顶在工作之后沿着钢片进入机舱,钢片前端固定在拉杆的帽(5-1)的顶端,钢片通过弹簧辅助与机舱内部的槽相接吻,不能固定在机舱的槽上,使弹簧可以达到上下伸缩的作用,时间自动调整器(8),其作用是自动调整动力机的顶(4)与拉杆的帽(5-1)的工作时间。
图4,加速器(9)的加速顶在受到动力机的缸顶的冲击后,使加速器增加转动速度,给动力机运动的能量输送出去,加速器在接受缸顶冲击的力量以后,如图(9-6)所示的运动,加速 器与动力装置连为一体,转动时间可根据缸顶的时间进行调整。
图5,曲轴(6)两端配有小齿轮(6-1),大齿轮(6-2),小齿轮与曲轴相连接,大齿轮与动力机的轴相连接,多功能机械动力机可根据实际的动力需要配备一马力或两马力或10马力等,图一所述为一马力。
图6,每一马力的驱动拉杆分别于曲轴上的A和B相连,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人员可在同一个轴上安装多个一马力的动力机,比如,实际需要7马力,设计人员就可以在同一个轴上安装7个一马力的动力机,称为7马力。
图7,动力机的顶(4)冲击拉杆的帽时会发生损伤性撞击,所以特在拉杆的帽顶端与下方(5-4的杯)带有密集通透的孔,其作用于(5-4的杯)在向下运动时,杯可将油缸(10)内的润滑油沿着通透的孔向上输送,使拉杆的冒上方涂有厚厚的一层润滑油,可抗击动力机缸顶的猛烈冲击,润滑油可以阻止由于缸顶冲击造成顶与帽的损伤。动力机机舱(11)的轨道是经过特殊抛光处理,使光滑度与(10)油缸的润滑油相配合,使动力机的缸顶能够无任何阻力的通过轨道。
图8,动力机缸顶的重量一般最小不能低于3-4公斤,动力机缸顶大与小的设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由设计人员设定,比如,缸体内部的直径为一米时,动力机的一个缸顶应该是10公斤,15公斤或20公斤不等。
图9,多功能机械动力机的能量输送出来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可以用拉杆传动方式,也可以使用加速器方式等。
具体实施方式:
多功能机械动力机,技术含量高,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动力机与机体配合,在机体的保护下工作,适应任何天气气候,可以不停的工作,期望科研技术人员齐心协力,梦想一定能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良,未经陈永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