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膨化预处理乙醇溶液浸提食用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128.5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4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膨化 预处理 乙醇 溶液 食用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食品油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波膨化预处理乙醇溶液浸提食用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籽,也称山茶籽,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是我国的独特油料资源。油茶籽中含有两种主要有用成分,一是茶油,二是茶皂素。
茶籽油,与橄榄油并称为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称。经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茶油的品质优于西方橄榄油, 高档精炼茶油与橄榄油相比,营养和保健品质更高。橄榄油含不饱和脂肪酸75%~90%,而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
目前的茶油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压榨,然后浸出提取茶油工艺,采用该工艺得到的茶油质量较差。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茶油,专利CN200610031893.1、CN200810059993.4应用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对油茶籽进行了水酶法提取;专利200610031452.1采用物理低温冷榨技术制取茶籽油。目前水酶法、冷榨法及水代法制取茶籽油的出油率偏低,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微波膨化是利用了微波的加热特性,微波加热时,物料的排湿和热量迁移方向、传热方向、蒸汽压迁移方向都一致,即由物料内部指向表面。由于这样的特性有利于物料内部蒸汽的产生和积累,微波加热速度快,物料内部气体温度急剧上升,物料升温很快,内部蒸汽的形成速率高于蒸汽的迁移速率,物料出现蒸气压梯度,当压力超过纤维组织结构强度的承受能力,细胞破裂,并且细胞中油质小体破裂(尤其是在乙醇、碳酸氢氨、碳酸氢钠等膨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如10%(V/V)乙醇和2%(W/V)碳酸氢氨复配使用),因此微波膨化预处理油茶籽仁等油料,有利于提高后序制取茶籽油等食用油的出油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微波预处理乙醇溶液浸提食用油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微波膨化预处理乙醇溶液浸提食用油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第一步:取一定量的油茶籽仁油料或经高温烘炒过的油茶籽仁油料,进行破碎,加入0~90%浓度(V/V)乙醇、0~5%浓度(W/V)碳酸氢氨或碳酸氢钠膨化剂浸泡,得到油茶籽仁油料渣,或在超声波处理后,再分离浸泡溶液后得到油茶籽仁油料渣;
第二步微波膨化处理油茶籽仁油料浆液:将上述得到的油茶籽仁油料浆液置于一定功率的真空或常压微波膨化设备中,处理一定的时间,得到微波膨化的油茶籽仁油料渣;
第三步取一定量的微波膨化油茶籽仁油料渣,加入浓度为70~95%(V/V)的高浓度乙醇溶液,匀浆,在20~90℃水浴加热0.5~3小时,使油料渣中油脂和非油脂物质充分分离,并使油茶籽仁油料渣中的醇溶性物质进入浓度为70~95%(V/V)的高浓度乙醇溶液中,静止分层后,分离出上层高浓度乙醇溶液,再次加入浓度为70~95%(V/V)的高浓度乙醇溶液重复上述操作,重复操作2~3次,最后分离出下层油茶籽仁油料渣,其中油滴分布于油茶籽仁油料渣中,或在加入高浓度乙醇溶液之前,先在油茶籽仁油料渣中加一定量的蛋白质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或淀粉酶酶液浸润油料渣进行酶解处理,然后再加入上述高浓度乙醇溶液。
第四步在下层含高浓度乙醇溶液的油茶籽仁油料渣中加入水或饱食盐水或浓度为10~50%(V/V)的低浓度乙醇溶液,使油茶籽仁油料渣中乙醇溶液最终浓度控制在55%以下,在20~90℃水浴加热0.5~3小时或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浴加热0.5~3小时,使油脂从油茶籽仁油料渣中漂浮上来形成油层,中间为低浓度乙醇溶液层,下层为油茶籽仁油料渣层;
第五步分离上层油层,用磷酯酶酶法脱胶后过滤,或直接过滤,然后真空脱水干燥,得到油脂产品。
所述油茶籽仁油料渣粉碎颗粒度为60目~400目。
所述膨化剂采用乙醇、碳酸氢氨、碳酸氢钠及其复配,其乙醇浓度范围为0~90%(V/V),碳酸氢氨、碳酸氢钠浓度范围分别为0~5%(W/V)。
所述膨化剂采用浓度为10%~50%(V/V)的低浓度乙醇溶液和0.5~5%(W/V)碳酸氢氨、碳酸氢钠复配使用。
所述微波膨化功率为300~60000W,微波膨化时间为1min~15min。
所述高浓度乙醇浓度为70~95%(V/V);低浓度乙醇浓度为55%(V/V);以下;浸提固液比范围为1:3~1:20,搅拌速度1~200转/分钟,搅拌时间30~180分钟,温度控制在30~90℃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学院,未经韶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