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576.3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同新;张学明;徐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35 | 分类号: | H04B10/135;H04B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组件 模块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单纤双向光组件(Bi-Direction OpticalSub-Assembly,BOSA)的封装日趋小型化,以便放入到SFP的模块中。
现有的BOSA的结构如图1所示,发射单元1发射的光信号透过滤波器件2进入尾纤3中,为了保证发射单元1发射的光信号和接收单元4接收的光信号之间分离足够的距离,发射单元1的出光方向与接收单元4的入光方向垂直设置。尾纤3接收的光信号被滤波器件2反射后,再经过安装在尾纤3上的反射镜5的反射进入接收单元4中。然而,滤波器件2与反射镜5之间需要具有较大的距离,才能保证尾纤3接收到的光信号最终进入接收单元4,然而这导致了BOSA器件整体较长,不利于器件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以缩短光组件的长度,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透射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进入所述尾纤;还用于将从尾纤中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反射至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滤波器件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单纤双向光组件;所述单纤双向光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尾纤;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波器件和至少两个反射器件;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尾纤内发射第一光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尾纤中接收第二光信号;
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用于将从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至少两次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滤波器件;
所述滤波器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入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反射输入至所述尾纤;还用于透射所述尾纤接收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所述接收单元。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网络设备,其中包括SFP光网络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光组件、光模块和光网络设备,通过在单纤双向光组件中设置至少两个反射器件,实现对经过滤波器件反射的接收信号进行至少两次反射进入接收单元,或者实现经过至少两次反射的发射信号经过滤波器件的反射后进入尾纤,从而实现缩短滤波器件与反射器件之间的距离,缩小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体积,实现器件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